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我国新能源风电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2-10-11

(1)风电行业概览

我国特钢产业最初的发展主要是服务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的配套,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各生产部门快速发展,新能源风电、汽车工业、机械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对中高端特钢的需求日益增长。

风能是开发难度较低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同时风力发电也是目前再生新能源利用中技术较成熟,具备规模开发条件,发展前景广阔的发电方式。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风电发展高度重视,把开发风电作为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我国风电行业2016年之前属于快速发展期,于2015年新增风电装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2015年新增装机并网容量达32.97GW,比2014年增长66.4%。受补贴政策调整及限电建设放缓等方面的影响,2016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出现大幅回落,行业进入低谷期。随着外部弃风限电情况逐步改善,2018年风电行业回暖,2018年新增装机并网容量20.59GW,比2017年增37.0%长 。

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27%,为“十三五”以来年投产第二多,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3,0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

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61%,“三北”地区占39%,风电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1年末,全国风电累计装机3.28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3.8%;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02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全国风电发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9%,风电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2021年,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2,246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省区中,福建2,836小时、蒙西2,626小时、云南2,618小时。2021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尤其是湖南、甘肃和新疆,风电利用率同比显著提升,湖南风电利用率99%、甘肃风电利用率95.9%,新疆风电利用率92.7%、同比分别提升4.5、2.3、3.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快速提升,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建立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已占据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市场份额,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国地位持续巩固加强。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2022年1月27日发布的《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2年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8亿千瓦,2022 0.5 1MW 25即 年将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 亿千瓦。按照 风机需要铸件 吨、需要锻件(主轴)7吨计算,2022年我国风电行业将需要125万吨铸件、35万吨锻件。

全球风能理事会估计,从2021年到2025年,中国每年需要新增50GW以上的风电装机容量。从2026年起,每年需要新增60GW以上的风电装机容量,才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海上风电规模化快速发展

由于陆地上可经济开发的风能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海上发展的趋势,海上风电是未来清洁能源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与陆上风电相 比,海上风电具有风机发电量高、单机装机容量大、机组运行稳定以及不占用土 地、不消耗水资源、适合大规模开发等优势,且海上风场距离负荷中心较近,消 纳能力强,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超过陆上风电,发电量优势显著,风电发展逐渐 向海上转移。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海岸线长度超过1.8万公里,海上可开发 和利用的风能储量为7.5亿千瓦,是陆上风能资源量的3倍,开发前景广阔。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截至2020年底,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量为35GW,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3.4GW。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2021全球海上风电报告》,在现有风电政策的情况下,未来十年全球将新增海上风电装机235GW,这一增量相当于现有海上风电装机的七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最新报告,如果希望把地球温度上升控制在1.5℃以内,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需要在2050年达到2,000GW,而现在的装机量还不到这一目标的2%,2030年的预测装机量也只是这一目标的13%。

(3)海上风电设备大型化成为趋势,下游装备部件配套行业进一步向大型、重型、精密方向发展

海上风电涉及的产业链较广,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等;中游零部件可分为叶片、发电机、齿轮箱、主轴、电控系统,此外还包括轮毂、基座等铸造件。

海上风电铸件是海上风电机组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对海上风电机组起到支撑、保护和传动作用,主要包括轮毂、弯头、偏航支座等;其市场发展和前景,与风电行业尤其是整机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海上风电铸件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风电铸件8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其余20%产能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印度。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受人工成本、下游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铸件产业正面临着整体性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移。从铸件制造业的全球竞争格局来看,虽然国外产品较国内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的铸件在性价比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为推动风力发电单位成本进一步下降,风机大型化已成为行业趋势。风力发电成本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源于风机技术的革新,其中输出功率是衡量风机技术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对于指定容量的风电场,如以大功率风机代替小功率风机,所需风机的数量将相应减少,风机整体投资、吊装总费用与维护费用,以及在配电系统方面的投入将同步得到一定缩减,从而有助提高风电场整体经济效益,对于推动未来风电“平价”上网普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般来说,海上风机的容量较陆上风机偏大,两类风机容量近年来都呈现出增大之势。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需求增长,及风电实施地逐步由潮间带向近海、远海推进,风电主机厂商正在积极布局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5MW及以上风电机组已逐渐成为国内外主要风电主机厂商的发展重点。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将很大程度上提高风电的发电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海上风机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为大型铸件零部件的质量水平、技术水平及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型装备铸件行业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尤其毛坯铸造环节及精加工环节均需大量的设备、资金投入。我国铸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限于前期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制约,往往优先投资于毛坯铸造工序,从而形成我国大型铸件装备生产一定程度上存在工序分割的现状,导致铸件产品在交期、速度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损耗。

随着下游重工装备行业进一步向重型、精密方向发展,铸件的尺寸规格逐渐增大、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精加工设备、工艺以及生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精加工外协厂商往往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有效地满足当前大型重工装备铸件加工业务的发展需要。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垂直化分工的进一步完善,我国规模化的铸造企业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生产、加工工序,为客户提供全工序一站式精加工成品铸件配套服务已是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