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提速,井口气回收市场前景广阔,但常规回收模式较为落后,需尽快采用新装置、新工艺,提高回收效率。“十四五”时期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进入“由常转非”阶段,非常规油气资源将呈现集中勘探开发的大场面。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主战场,2021年四川省天然气产量达到4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产量、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2022年1-7月四川产气323.1亿立方米,四川盆地产气量占全国的30%,为全国最高。
随着四川盆地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力度持续加大,钻探开发的天然气井也将随之增加。而由于四川盆地多山密林的地质特征以及天然气管网铺设困难滞后等因素,导致钻探开发的零散边远的非常规天然气井产出的天然气没有管网及时输送,又因“双碳”目标战略不能随意排空造成碳排放污染及资源浪费,因此非常规井口气回收将成为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输送回收的主要手段。
根据中石油规划2025年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将达到500亿,2030年年产量将达到800亿,成为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提速增效,非常规井口气回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管线铺设前部分井采用常规CNG装置进行回收,但常规回收装置安装周期长、设备多、占地大、不便搬运,回收效果较差;同时在气体回收过程中,存在井产量不稳定,衰减严重,需要根据气量大小及时更换设备规格型号以适应井场生产需要的情形,但由于常规设备不具备该条件,造成气体不能完全回收或停产,不能满足油田需要。
因此,针对各油田气体回收的需求和痛点,需要采用新装置、新工艺将各井口天然气实施高效回收,颗粒归仓。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通源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