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光伏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情况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2-11-21

(1)行业上游发展情况

光伏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的生产。多晶硅料是信息产业和太阳能电 池产业的基础原材料,由石英砂加工的冶金级硅精炼而来,用于制造基于晶体硅的电池组件。多晶硅材料可以先被铸成硅锭,然后切割成片,加工成多晶硅硅片,也可以熔炉后植入单晶硅籽晶,拉伸为圆柱晶棒,再被切割成片,加工成为单晶硅硅片。

由于铸锭效率比拉棒略高,多晶硅片对于单晶硅片存在一定成本优势。硅料环节产业门槛较高,过去国外垄断情况严重,随着我国自主技术研发获得成功,目前已经摆脱进口依赖。 本世纪初,全球多晶硅产业还主要是围绕集成电路等传统半导体器件行业,随着光伏产业快速规模化发展,市场对硅料的需求猛增,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从 2004 年的 40 美元/公斤左右暴涨到 2008 年的近 450 美元/公斤。

随着 2009 年欧 美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蔓延、以及多晶硅技术进步带来成本降低、产能的陆续释 放,多晶硅价格从 2011 年的近 100 美元/公斤降至 2018 年的 13 美元/公斤左右。 我国多晶硅产业 2005 年以来在政策推动下起步,一路历经产能过剩、淘汰兼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部分先进企业的生产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产品质量多数在太阳能级一级品水平。2018 年,全国多晶硅产能超过万吨的企业有 10 家,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产量超过 25 万吨。2019 年、2020 年多晶硅产量达 到 34.2 万吨和 39.2 万吨,2021 年达 50.5 万吨,同比增长 28.8%。

其中,排名前 五企业产量占国内多晶硅总产量 86.7%,其中 5 家企业产量超过 5 万吨。2022 年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量预计将超过 70 万吨。2010 年至2021 年全国多晶硅产量及 2022 年预测产量如下图所示(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硅片是在多晶硅锭和单晶硅棒基础上进一步经过线切割机加工制成,是制造太阳能晶硅电池的基础材料。在硅片产量方面,我国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国内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90%以上。硅片环节产业规模化效应强、产业集中度高,前十家硅片企业产量占比 60%以上。2017 年全球硅片有效产能约 122.3GW,同比增长22.3%,产量达到 105.2GW,同比增长 40.6%。我国硅片产能 105GW,同比增加28.2%,产量 91.7GW,同比增加 41.5%。2018 年我国硅片产量约为 109.2GW,同比增长 19.1%。全球前十大生产企业均位居中国大陆,2019 年、2020 年全国 硅片产量约为 134.6GW 和 161.3GW,2021 年约为 227GW,同比增长 40.6%。

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硅片总产量的 84%,且产量均超过 10GW。随着头 部企业加速扩张,预计 2022 年全国硅片产量将超过 293GW。2010 年至 2021 年 全国硅片产量及 2022 年预测产量如下图所示(单位:GW):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2)行业中游发展情况

①太阳能电池片

将硅片加工成为太阳能电池片,是制成光伏组件的中间工序。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效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更新换代。2018 年,我国电池片产量约为 87.2GW,同比增长 21.1%。电池片产量超 过 2GW 的企业有 12 家,其产量占总产量的 53.4%,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20 年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 134.8GW,2021 年约为 198GW,同比增长 46.9%。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电池片总产量的 53.9%,其中前 6 家企业产量超过 10GW。预计 2022 年全国电池片产量将超过 261GW。2010 年至 2021 年全国电池片产量及 2022 年预测产量如下图所示(单位:GW):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进入 21 世纪的十几年来,世界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新突破。技术进步已成为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促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是基于电池整合的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装置。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作为光伏行业的终端产品,组件生产与市场结合紧密,产品更新换代较快,要求有很强的市场应变机制,对设计开发能力要求较高。

得益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的推动,国内企业在近年来持续加大组件环节的投资和技术革新,近 10 年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2017 年,全球组件产能达 到 147.9GW 以上,同比增加 20.2%;产量 105.5GW,同比增长 35.4%。2018 年, 全国组件产量达到 85.7GW,主要受“531”政策影响,有所下降。

组件产量超 过 2GW 的企业有 11 家,其产量占总产量的 62.3%,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9 年、2020 年组件产量达到 98.6GW 和 124.6GW,2021 年达到 182GW,同比增长 46.1%,以晶硅组件为主。

其中,排名前五企业总产量占国内组件总产量的 63.4%, 各自的产量均超过 10GW。预计 2022 年组件产量将超过 233GW。2010 年至 2021 年全国太阳能组件产量及 2022 年预测产量如下图所示(单位:GW):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3)行业下游发展情况

光伏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工商业和户用光伏系统等应用系统。大型地面集中式业务偏重资产,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资金实力,传统上是以大型发电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为主投资运营。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站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家庭户用光伏、工商业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已连续五年新增装机排名第一。

2018 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44GW,累计光伏装机并网容量超过 174GW,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2018 年,我国全年光伏发电量约为 1,800 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 2.6%。2019 年、2020 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 30.1GW和 48.2GW。

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约为 54.88GW,同比上升 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308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发电量为 325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1%,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 4.0%。预计 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 75GW,累计装机有望达到约 383GW。2010年至 2021年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容量及 2022 年预测累计容量如下(单位:GW):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编制:诸葛御

责任编辑:赵皋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天合光能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