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农药行业目前的整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农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化学工业体系的逐渐成熟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农药工业产业形成了庞大的规模。
2010-2017年,我国化学农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不到 2,000 亿元增长到超过 3,000 亿元,随后有所回落。当前,我国农药行业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材料、中间体配套、原药生产、制剂加工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满足国内农业需求的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2)主流农药产品的发展情况
除草剂是我国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然而,由于我国除草剂产品正处于快速更替阶段,部分剧毒、高毒除草剂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被逐步淘汰。如草甘膦除草剂,过量使用会严重抑制、阻碍作物的正常生长,使作物出现抗逆性下降、产量下降等现象,对下茬作物产生交叉影响,并且导致土壤、水源的污染,如果连续使用将会使土壤变得板结。2015 年 5 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宣布草甘膦“很可能致癌”。
2020 年 6 月,德国拜耳公司发表声明表示,将支付最高达 109 亿美元的赔款,以了结总计超过 10 万起有关“除草剂致癌”的诉讼。目前,草甘膦等除草剂在多个国家被禁用,自 2014 年斯里兰卡首个禁用草甘膦开始,截至 2019 年已经有超过 30个国家禁用。草甘膦禁用留下的市场空白急需符合环保要求的新产品填充,发行人所生产的甜菜宁、甜菜安、乙氧呋草黄等产品,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污染的特性,使其在全球市场具备比较优势,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除草剂产量呈现下降态势,2013-2020 年,我国除草剂产量从175.50 万吨下降到 100.40 万吨。同期,杀虫剂、杀菌剂的产量略有波动,在农药总产量的占比中较为稳定。当前,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农药的需求日渐多样化、环保趋严加快了对剧毒、高中毒农药的淘汰,国内农药企业正在不断调整产品体系,从追求产量规模向追求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中国农药主要为非专利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产品绝大部分是非专利品种,自主开发的专利农药的品种和数量较为有限。
我国农药工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江苏、山东、浙江、湖北、四川是我国农药生产的最主要区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各地区农药产量(折 100%有效成分)的统计,2021 年江苏农药企业生产农药 54.92 万吨,占总产量的 21.99%,是我国农药生产第一大省。四川、山东农药企业分别生产农药 30.80 万吨、29.16 万吨,占总产量的 12.33%及 11.67%,是我国农药生产大省。浙江、安徽也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农药工业,产量占比超过 5%。
同时,在各个区域内,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农药企业搬迁入园,进一步提升了农药企业的集聚水平,从而有利于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回收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开发“三废”治理技术设备。不过,高度集中的农药工业布局,也放大了风险事项(安全、环保等)对国内农药整体供应的影响。
更多内容思瀚发布《2023-2028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