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艇或者说公务执法船艇在船艇市场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各国民政执法部门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维护海洋主权及维护水域秩序。我国特种艇行业的主要客户为政府与水上活动有关的部门,如海警、海事、海关、海监、港航、渔政、公安边防、水警、水政防汛等部门,其需求受到政府财政预算及周边国际局势的影响。
近年来,海警、海事、海关、海监、渔政、边防等多个部门都在不断加快相关船舶建造速度,但是仍无法满足数百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执法需求。从数量来看,虽然我国海警船数量远超周边国家,但相较于我国漫长的海岸线、数量众多的岛屿以及广阔的执法水域,其数量及配置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广东海事局的数据,2021 年海上搜救中心共接各类海上报警事件 1,267 宗,较 2016年上涨 115%;共处理各类遇险事件 405 起,较 2016 年上涨 23%;海上执法频次有明显上升趋势,相应对执法船艇的需求也会进一步上升。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公开资料收集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我国对海上贸易的依赖程度很高,巨额的海上贸易需要依靠更强大的海上力量来保障,而目前我国公务船艇的配置及设备方面和发达海洋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2021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国家海事局印发的《海事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巡逻船艇工程”,建造广东、福建、海南、北海、东海大型巡逻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事局 60m 级巡逻船,长江重庆、三峡、武汉 60 米级综合应急指挥船。
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步伐的提速,公务执法船艇和海洋特种船舶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且预期将会朝着大型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及执法立体化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