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与耕地面积难以大幅增长的前提下,日益减少的农业劳动力总量,需要更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国家对农业机械化进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补贴等“三农”政策持续支持,农村农业部信息显示:
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从 2010 年的 52%上升到 2022 年的超 72%,但是与发达国家平均 90%的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随着我国农业各领域全面全程机械化的推进,以及原设备保有量的更新换代,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市场将持续扩容。
2、农业机械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由于农业机械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发展以及技术成熟度的不同,各农作物的机械化进程存在一定差异。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的“耕、种、管、收”,未来农业机械的全面应用将从粮食作物拓展到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园艺作物等品类,从平原覆盖到山地丘陵地区,从种植业延伸到畜牧业、果林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高科技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将得到广泛应用,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
3、农机购置补贴向高端农机产品倾斜,农机质量、技术性不断提高
目前国家对稀缺品种、高端农机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根据《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提升部分重点补贴机具补贴额,测算比例从30%提高到 35%,包括水稻插(抛)秧机、重型免耕播种机、玉米籽粒收获机等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所需机具,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机具以及智能、复式、高端产品。
同时逐步降低区域内保有量明显过多、技术相对落后的轮式拖拉机等机具品目的补贴额,到 2023年将其补贴额测算比例降低至 15%及以下,并将部分低价值的机具退出补贴范围。同时国内农机企业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未来我国农机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将进一步增强,逐步向高质量、高科技、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装备逐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4、农业机械行业厂商不断整合,市场集中度提高,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户对农业机械产品的价格敏感性下降,同时行业领先、产业链条完整、技术先进的规模以上农业机械制造厂商持续扩生产,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并且拥有更多资源去完善和拓展销售网络,打造自主品牌。
中小规模的农机企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知名度和影响力弱,生产规模小和竞争能力弱的农机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从农机企业数量来看,2016 年我国农机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规模大于2,000万元)数量为 2,496家,2022 年年底时仅约 1,700家,降幅超过 30%。
5、新能源电动农机将在农业机械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新能源电动农业机械具有结构简洁紧凑、控制灵活、低碳高效、无尾气、无噪音污染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根据能源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在目前国家给予的政策指导和补贴扶持下,新能源电动农机正在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有望与传统燃油型动力农业机械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