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铁路行业在全球运输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货物运输和长途乘客运输方面,铁路运输以其运输能力大、能源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
前11个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11月完成681亿元,同比增长9.13%。
前11个月铁路投资增幅为今年以来最高。从环比看,进入下半年以来,铁路投资呈波动状态,7—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64亿元、607亿元、769亿元、637亿元和681亿元。
国铁集团方面称,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国铁集团计划2023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8万公里,其中高铁4.45万公里。
临近年底,全国铁路建设进入密集投产期:昌景黄高铁开通在即,标志着杭昌高铁即将全线贯通;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12月2日启动试运行,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即将接入全国铁路网。
尤其是西部地区,因地质复杂一直是铁路建设的“硬骨头”。今年以来,随着贵南高铁、川青铁路、丽香铁路、成自宜高铁等一批铁路工程取得新进展,西部铁路建设跑出“加速度”。数据显示:1至10月,重庆、四川、贵州在建铁路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4.6亿元,同比增长20.23%。
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国铁路投产新线1636公里,其中高铁1488公里。
合资铁路一般指铁道部与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如各合资铁路打破了多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拓宽了筹资渠道,铁路建设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上游的铁路建设施工和设备制造环节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度,是铁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对铁路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2022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010亿元,同比下降13.4%。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31.2%,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3.4%,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0.6%,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0.4%。
中游的铁路运输服务环节是铁路产业链的主体环节,是铁路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铁路行业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
2022年,铁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500亿元,同比增长52.3%。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铁路客运量大幅下降,导致铁路运输业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铁路客运量逐步回升,铁路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铁路运输业收入和利润有所改善。
下游的铁路维修检查与养护环节是铁路产业链的保障环节,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2022年,铁路运输辅助活动业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4%左右;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下降-16.7%。
伴随客货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发达完善铁路网红利的逐步释放,国铁集团控股的合资铁路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国铁集团表示,上市的合资铁路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525亿元,其中向路外股东分配现金股利240亿元;非上市的合资铁路公司共分配现金股利98亿元,其中向路外股东分配现金股利57亿元。合资铁路公司通过利润分配持续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投资回报。
合资铁路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铁路的要求,不仅加快了我国铁路的建设速度,而且突破了传统的铁路建设和管理模式,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合资铁路发展迅速,在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铁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国家政策是影响合资铁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强调要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运输的比重和效率。
政策提出,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和经营;深化铁路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铁路运输价格改革,完善铁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与市场供求、成本效益、社会效益相适应的铁路运输价格体系,促进铁路运输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