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数据

物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3-12

(1)行业现状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物流运行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尽管增速回落,但需求结构加快调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运行效率有所提升,基础设施扩容提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较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2008 年至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由 89.98 万亿元增长至347.60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14%,反映了我国物流总需求的强劲增长态势。

鉴于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物流效率逐步提高。2008 年至 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由 17.91%下降至14.70%,物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提高态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国务院连续两年出台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文件,物流领域“降成本”取得成效。2016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4.9%,

比上年下降 1.1 个百分点,表明 2016 年每万元 GDP 所消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90 元,比上年下降 6.9%;2017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4.6%,比上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即每万元 GDP 所消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 1,460 元,比上年下降 2.0%,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率进入连续回落阶段。

但与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约 10%相比,我国物流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9 年-2022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分别为 14.70%、14.70%、14.60%和 14.70%,保持稳定。

伴随着社会物流总额的持续增长,物流行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1 年至 2022 年,全国社会物流业总收入由 6.07 万亿元增长至 12.7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6.94%。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工业物流的发展状况对于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8 年至 2022 年,全国工业品物流总额由 79.86 万亿元增至 309.20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0.15%,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88%以上,是拉动社会物流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2)行业政策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2014 年 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 年,煤炭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物流网络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物流服务绿色高效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届时,铁路煤运通道年运输能力将达到 30 亿吨;

重点建设 11 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 30 个年流通规模 2,000 万吨级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其中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达到 500 亿元的企业10 个;建设若干个煤炭交易市场。

2014 年 10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进一步明确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规划明确指出要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 2013 年 18%下降到 16%左右,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6 年 3 月,国家正式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

2016 年 7 月,交通部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从提升综合运输通道服务效能、建设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加强运输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深化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 11 个方面,全力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

2017 年 2 月 8 日印发《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商贸物流的发展目标: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商贸流通领域托盘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 30%左右;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 7%左右;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更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趋完善;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

2017 年 10 月 1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六项重点任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

2018 年 4 月 18 日印发《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试点包括城市试点和企业试点,试点实施期为 2 年。试点城市的主要任务是出台支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并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的供应链治理新模式。

试点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供应链技术和模式,构建和优化产业协同平台,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高效、节能环保的产业供应链,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8 年 10 月 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造成为全国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

与 2017 年相比,全国铁路货运量增加 11 亿吨、增长30%,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 40%、长三角地区增长 10%、汾渭平原增长25%;全国水路货运量增加 5 亿吨、增长 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 4.4 亿吨。全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 20%,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 10%以上。

2018 年 12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结合“十纵十横”交通运输通道和国内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选择 127 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 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石家庄、保定等 41个陆港型,天津、唐山等 30个港口型,北京、天津等 23 个空港型,杭州、宁波等 47个生产服务型,上海、南京等 55个商贸服务型和黑河、丹东等 16 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提出到 2020年布局建设 3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到 2025 年布局建设 15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下降至 12%左右;到 2035 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

2022 年 3 月 25 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依托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布局建设 100 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 85%、30%、85%,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

结合我国冷链产品流通和进出口主方向,串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中部、华东、华北、东北等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等“四横”冷链物流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等“四纵”冷链物流大通道,形成内外联通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3)行业未来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推动传统商业加速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畅通商品服务流通渠道,提升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

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有效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高铁快运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国际海运竞争力。优化国际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支持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根据 2021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期为 2021 至 2035 年),规划期间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乌鲁木齐等 20 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发挥上海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北部湾港等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推进天津北方、厦门东南、大连东北亚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