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数据

2017年-2022年钢铁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及上下游产业情况分析
思瀚产业研究院 首钢集团    2024-03-14

(1)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2015 年,全国粗钢产量 8.04 亿吨,同比下降 2.3%,近 30 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国内粗钢表观消费 7 亿吨,同比下降 5.4%,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降幅扩大1.4 个百分点。

钢材(含重复材)产量 11.2 亿吨,同比增长 0.6%,增幅下降 3.9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 49.54%。2016 年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的开局之年,全国共化解粗钢产能超过6,500 万吨,超额完成当年化解 4,500 万吨粗钢产能的目标任务,根据钢铁行业“十三五”规划《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到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粗钢产能压减 1-1.5亿吨至 10亿吨以下。

“去产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于钢材供大于需的关系,加之地产基建需求预期升温以及低库存等因素的影响,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期货现货价格共振,同时,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钢企复产意愿增加,市场钢材供给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钢价的上涨。

2016 年下半年,山东、四川、唐山等地相继采取了严厉的整治“地条钢”行动,统计范围内的建筑钢材需求带动产量增加。2017 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7 年全国粗钢产量为 8.32 亿吨,同比增长 5.7%,增幅较上年增加 4.50 个百分点;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 7.68 亿吨,同比增长 8.20%,增幅较上年增加 6.90 个百分点,实现生产消费量双增长。

2017 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将取缔“地条钢”的行动列为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坚决依法彻底取缔“地条钢”等违法违规产能,确保 2017 年 6 月底前将其全面取缔,规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 年上半年我国共取缔、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 600 多家,涉及产能 1.2 亿吨。根据我国工信部公开数据,2017 年已超额完成 5,000 万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并清除 1.4 亿吨地条钢。

2018 年是钢铁去产能的深化之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钢铁行业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秩序持续改善,行业效益达到历史最佳水平;2018 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 3,000 万吨年度目标任务,并提前两年完成钢铁去产能“十三五”规划 1.5 亿吨上限目标任务;2018 年将对“地条钢”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畅通举报渠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强化负面警示作用,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2018 年将以产能置换为工作抓手,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出台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提出“1 个必须+6 个不得”清单化管理的工作要求,指导地方和企业正确认识和开展产能置换工作。

2019 年 1 月 4 日,工信部网站发文指出,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钢铁行业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巩固去产能成果,增强钢铁企业市场活力,提升产业链供给水平,畅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能力,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支持重点省份去产能,督促地方以处置“僵尸企业”为抓手,坚定不移去除低效产能。严把产能置换审核关,开展产能置换方案专项抽查,对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强化负面警示,不断巩固行业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等环境敏感地区钢铁产能向域外转移,逐步优化全国钢铁产能布局。

研究制定引导短流程炼钢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短流程企业,引导电炉钢有序发展,促进钢铁产业工艺结构优化。针对新形势新要求,适时启动修订一批规范管理办法,持续做好企业规范管理工作。更多采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不断改进行业管理方式方法,汇聚政府、协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维护钢铁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钢铁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抓手,加大钢铁材料补短板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我国钢材供给质量和水平,推进钢铁产品向中高端迈进。

2020 年是新冠疫情下经济稳定复苏之年,2020 年一季度,受春节和新冠疫情影响,国内钢铁产量发挥有限,但与上年同期相比粗钢产量仍表现出增长态势。与大多数行业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产销量大幅下滑不同,钢铁行业一季度粗钢产量保持了正增长,增幅为 1.20%,产量 2.30 亿吨;二季度随着国家复工复产、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发力,经济稳定复苏,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带动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钢铁产量同比进一步上升,粗钢产量 2.70 亿吨,同比增长 1.70%,三、四季度,粗钢产量 5.50亿吨,下半年增量占全年增量的 86.4%。

2020 年粗钢产量前十家企业,合计粗钢产量达到 4.10 亿吨,占全国产量比重为39.20%,同比 2019 年提高了近 3 个百分点,是“十三五”以来,前十家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量比重最高的年份。重点企业粗钢产量的增长,得益于工艺水平、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产能释放,以及新建项目或置换产能/装备的投产、达产,企业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部分被重组、改革企业的闲置产线复产、满产等。

2020 年,铁矿石价格异常大幅上涨,虽严重挤压钢铁企业利润空间,然而整体利润高于去年同期,主要是由于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稳投资、稳经济措施下,钢铁行业保持空前的生产强度,使得整体销售收入升高,并降低了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时,除铁矿石、废钢外的其他原燃料成本的下降形成一定的对冲作用。

2021 年,钢铁行业面临着产业结构改革继续深化,在取得原有产能产量压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量、降碳环保要求进一步提升、以铁矿石、煤碳为主的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挑战。与此同时,宏观经济转弱、钢材需求强弱转换加快,给钢铁企业正常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2021 年上半年,宽信用环境下经济趋强带动钢材产销量增加以及钢材价格的高企,奠定了钢铁企业经营利润的快速增长。而下半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钢材价格波动性加大,产销量下降令钢铁企业经营受损。即便如此,在上半年超额经营利润的支撑下,钢铁企业全年经营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规划性,政策对我国钢铁产业的改革和升级起到引导和强化作用。2021 年,多项以环保、产能产量双减、能耗双控等为主题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发布,为我国钢铁产业“十四五”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2022 年,在宏观经济因素和疫情反复的影响下,钢铁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呈现出高开低走和供需双弱的态势。2022 年以来,受供需关系影响,铁矿石和焦炭价格均先升后降,但整体仍处于历史高位,对钢铁生产成本端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受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拖累影响,整体用钢需求弱于往年。

2022 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有所下降,钢材价格明显回落;叠加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钢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行业效益显著下降,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铁矿石、煤炭等原料运输条件偏紧,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和能源的约束;结构调整中还存在市场需求预期过高、淘汰落后难度加大、出口结构不合理和企业联合重组进展缓慢、机制改革明显滞后几大问题。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三方面的差距:一是产业集中度不够,近年来是逆集中发展,弊端包括行业规模效率较低、对上下游谈判地位的减弱、控制产能增长等监管的难度增加;二是在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质量、品种、规格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工业、新装备、新技术原始性开发及工程化方面存在差距;三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能耗偏高,环保上存在较大差距。

(2)上下游产业情况

1)钢材价格变化情况

钢材价格方面,从 2011 年开始,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经历小幅波动后从高点 136.31 降至 2015 年底的 54.48,降幅高达 60.03%。2016 年开始,受房地产及基建行业对钢材需求的提升及供给侧改革的逐步展开,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止跌回升,并在 2017 年达到 126.28。2018 年后受中美贸易冲突及外部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开始回落。

2020 年初,受全球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钢材需求下滑,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进一步下滑,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进一步下滑至 2020 年初的 99.21,之后在疫情得到缓解后得以回升。

2021 年 1-5 月,我国国内钢材价格受输入性通胀影响,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并创历史新高。2021年 5 月,国常会指出要保障大宗商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钢材价格应声回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于 5 月最高触及 174.81 的历史高位,随后价格指数回落至 140~157 之间振落。2022 年 1-12 月,钢材价格指数在 106~143 之间波动。

分品种上看,从 2016 年 1 月 8 日至 2022 年 12 月末,长材价格由 58.72 增至 118.67,增幅 102.09%;板材由 58.61增长至 112.91,增幅 92.65%;螺纹钢由57.74增至 114.65,增幅 98.56%。总体来看,尽管受中美贸易冲突及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钢材需求受到冲击,但得益于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 2021 年美联储持续扩表,向市场全球市场注入流动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均快速上涨的影响,各产品价格指数较 2016 年初的低点均有大幅度增长。

2)上游产业情况

铁矿石为钢铁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俄罗斯等地。截至 2022 年末,全球铁矿石原矿储量约为 1,800 亿吨,其中澳大利亚铁矿资源储量最多,占比达28.33%,其次为巴西和俄罗斯,铁矿储量占比分别为 18.89%和 16.11%,三国合计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63.33%。

中国矿石原矿储量约为 200 亿吨,占比为 11.11%。中国虽然铁矿石储量数量较多,但铁矿石品位低,主要以贫矿为主,富矿含量较少,与进口铁矿石相比处于劣势。此外,从 2015 年至 2022 年 12 月末,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和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关联性较强,价格方面也不具备优势。因此,长期以来,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程度较高。

3)下游产业情况

随着“十三五”规划逐步落实、PPP 项目加速落地等举措,建筑、汽车、机械工业等主要钢铁下游行业的用钢需求有所回暖。房地产需求占建筑钢材需求的 50%以上,是影响钢材需求的第一大行业,2016 年以来房地产投资逐步回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0.26 万亿元,增速较上年增加 5.9 个百分点达到 6.9%。2017 年以来,钢铁下游需求平稳释放,在房地产销售政策收紧情况下,房地产业仍保持了较大的投资增长规模,2017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0.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7.0%。

2018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6%;2019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3.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9.89%,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20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4.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7.0%,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21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76 万亿元,同比增长 4.35%,受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增速降至近两年内最低点。

2021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3.29 万亿元,同比减少 9.96%,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呈现出一定降幅。下游汽车行业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 年后,我国汽车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受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承受了较大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018 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780.9 万辆和 2,808.1 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4.2%和 2.8%;2019 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572.1万辆和 2,576.9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7.5%和 8.2%。2020 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2,522.5 万辆,同比下降 2.0%;全年累计销售汽车 2,531.1 万辆,同比下降 1.9%。2021 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 2,608.20 万辆,同比累计增长 3.4%;全年销售汽车 2,627.50 万辆,同比累计增长 3.8%。

2021 年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2022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 2,702.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 3.6%;全年销售汽车 2,686.4 万辆,同比累计增长 2.2%。

造船业方面,2017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4,26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0.90%,其中海船为 1,292 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 3,373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10%,其中海船为 1,136 万修正总吨。截至 2017 年 12 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8,723 万载重吨,比 2016 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 12.40%,其中海船为 2,984 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 90.20%。

2018 年受年初新承接订单大幅增长影响,全年新订单量仍保持正增长,但同比增幅不断缩窄。2018 年,全国造船完工3,458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4.00%;承接新船订单 3,667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0%。

2019 年,全国造船完工 3,672 万载重吨,同比上升 6.19%;承接新船订单 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20.73%。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 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9%;新承接船舶订单 2,893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0.50%。2021 年,全国造船完工 3,97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00%;承接新船订单 6,706.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31.80%。中国作为全球三大主要造船国之一,新承接订单中出口订单占比近九成,2021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0%、53.80%和47.60%,继续保持领先。

2022年,全国造船完工 3,786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4.63%;承接新船订单 4,552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32.13%。2022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47.3%、55.2%和 49.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 43.5%、49.8%和 42.8%,前述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

钢材出口方面,2016 年钢材出口量出现下滑。据海关统计,全年累计出口钢材 1.08 亿吨,同比下降 3.5%;累计进口钢材 1,350 万吨,同比下降 3.20%;折合净出口粗钢约 9,855万吨,同比下降 4.40%,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 12.20%。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日趋增多,2016 年发生 49 起,出口环境日趋严峻。2017 年,在我国钢材价格高位运行,国内外价差缩小甚至出现倒挂,以及钢铁贸易摩擦频发和相关惩罚性关税征收的影响下,我国钢材出口同比明显回落。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7 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 7,543 万吨,同比减少 30.5%;累计进口钢材 1,330 万吨,同比增长 0.60%。

另外,2017 年中国钢铁出口产品遭遇 13 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 20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案件 15 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案件 4起,反规避调查案件 1 起。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中国对东南亚等国的出口有望进一步加强。2018 年,在国内钢材价格高位运行,钢铁行业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贯穿全年的影响下,中国钢材出口同比仍有所回落,但降速明显放缓。2018 年是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国际贸易形势更加复杂、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的一年。

在美国政府 232 调查后针对进口钢材产品征收 25%关税的情况下,众多国家为了获得美国的豁免,对中国钢铁产品贸易调查增多。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 1-12月,中国钢铁出口产品遭遇来自 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 36 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案件 13 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案件 15 起,反补贴调查案件 1 起,保障措施案件 7 起;与 2017 年相比,国家数量增加 5 个;案件数量上升了 80.00%。2018 年我国出口钢材 6,934万吨,同比下降 8.07%;出口金额 3,985 亿元,同比增长 7.70%;平均出口价格5,747 元/吨,同比增长 17.20%。

2018 年我国进口钢材 1,317 万吨,同比下降0.98%;进口金额 1,083 亿元,同比增长 5.50%;平均价格 8,225 元/吨,同比增长6.50%。2019年我国钢材进出口双双下降,其中累计出口钢材6,429.30万吨,同比下降 7.30%;累计出口金额 537.60 亿美元,同比降低 11.30%。

累计进口钢材 1230.40 万吨,同比下降 6.50%;累计进口金额 141.10 亿美元,同比降低14.10%。2020 年累计出口 5,367.70 万吨;较 2019 年同期减少 1,067.40 万吨;累计进口 2,023.30 万吨;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793.10 万吨。2021 年钢材累计出口6,689.50 万吨,同比增长 24.63%;累计进口 1,426.80 万吨,同比下降 29.48%。2022 年钢材累计出口 6,732.30 万吨,同比增加 42.80 万吨,同比增长 0.64%;累计进口 1,056.60 万吨,同比减少 370.20 万吨,同比下降 25.9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