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角逐渗透至 20 万元以下乘用车市场。早期大众多是实用主义者,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希望看到竞争,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降低购买成本,因而对价格相当敏感。自动驾驶技术想要普及仍有很长的降本工作,包括整体方案成本的降低、搭载到价位更低的车型、更低的维护费用等等。从导航电子地图与自动挡的经验来看,其普及的契机都是价格低到消费者觉得可以接受,这也符合实用主义者的特征。
随着技术路线的明晰与产业链的逐渐成熟,目前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价格区间正在不断下探,2023 年的新能源车中,高速 NOA 功能已经渗透至 10-20 万区间,城市 NOA功能也已经下探至 20-30 万区间。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价格结构来看,2024 年 1-2月 20 万元以下价格区间的乘用车零售销量占到总销量达到 70.5%,高阶智驾功能仍有广阔的渗透空间。
当前高阶自动驾驶成本高昂,使得自动驾驶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根据 MAXIEYE 的数据,目前 L2 级功能新车与无功能车型的终端差价在 1 万元,而高速 NOA/城市 NOA车型和与无功能车型的终端差价分别为 2 万元与 3 万元以上,这使得以 NOA 为代表的高阶自动驾驶难以普及。终端价差的背后是高昂的自动驾驶系统成本,以 30 万元的整车为例,目前高速 NOA 系统占比整车成本的比例在 10%左右,城区 NOA 系统占比整车成本的比例则在 15%。成本的来源则分布于直接成本(传感器、计算平台等各类硬件成本等)、平台分摊成本(高阶智驾系统平台的前期研发成本)和定制化的成本(工程落地的针对性投入)。高阶自动驾驶向下渗透,成本是最大的阻碍。
技术不仅带来功能升级,也带来成本下降。无论是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还是整车厂,扩大产品的规模是第一追求。随着自动驾驶实现路线的明晰,一方面数据采集、算法训练探索成本大大减少,并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固定投入均摊后单位成本也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先进的算法能力能够减少对过冗余传感器的依赖,通过减少传感硬件的使用降低整车 BOM 成本。15 万元级市场或将成为自动驾驶决战战场。
智驾能力领先公司已经逐步开启智驾性价比之战。小鹏汽车宣布将推出10-15 万级别的 A 级汽车,并且将高等级的智能驾驶带入其中,引领全球 AI 智驾汽车普及,未来也将推出十几款车型,能够使便宜的自动驾驶时代快速到来。大疆也宣布成行平台方案助力高阶智能驾驶标配时代到来,通过极致压榨硬件性能和算法优化,在 100TOPS 算力内实现的“无图”城市领航功能,技术将逐渐普及至 15 万元级别及以上的各类车型,而整套方案成本仅为 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