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数据

中国总体网民规模及城乡网民规模情况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1-20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 11 亿人,达 11.08 亿人,较 2023 年12 月增长 1608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8.6%,较 2023 年 12 月提升 1.1 个百分点。

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11.05 亿人,较 2023 年 12 月增长1403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7%。

2024 年,我国互联网在信息基础建设与应用普及推广等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促进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进一步助推数字活力释放与数字红利共享。

一是网络基础更加坚实,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的接入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统筹协调,积极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的协调发展,加快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迈进,为更多用户接入互联网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在 5G 方面,截至 11 月,我国已累计建成 5G 基站 419.1 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 33.2%;在移动物联网方面,截至 11 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 26.42 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 59.6%,人、机、物泛在智联有序推进;在卫星互联网方面,高轨卫星 03 星26、低轨“千帆星座”01 组卫星27及 02 组卫星等成功发射,持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

二是网络应用日益普及,满足不同网民差异化的上网需求。随着人工智能、5G 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新型数字产品及数字服务不断涌现,覆盖办公、交通、文旅、养老、医疗等领域,精准满足 11 亿多网民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有序开展,累计举办超 20 万场“银龄数字课堂”30,推动更多老年群体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截至 2024 年 12 月,在 6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中,能够“使用手机应用老年模式”的用户占比为 47.4%。

(二)城乡网民规模

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城镇网民规模达 7.95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71.8%;农村网民规模达 3.13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28.2%;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5.3%,较 2023 年 12 月提升 1.9 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65.6%。

2024 年,实数融合加快落地乡村基层,数字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对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乡村数字化生产模式加快推广。随着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池建设、“万企兴万村”、公益助农消费活动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数字技术在优质种源共享、智慧农田监管、畜牧风险管控等乡村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有力推动村企双向“奔富”。

数据显示,我国已汇聚约 11.07 亿块农村承包地、96 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9 亿成员、400 万家庭农场等数据,“全农码”累计赋码 22.76 亿个,“农事直通”APP 服务主体达 106 万。数字化生产模式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二是乡村数字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等相关行动有序推进,使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网络;累计 33.78万个“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完成建设,“寄递+农村电商+农特产品+农户(合作社)”模式得到广泛推广;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全国 70%的卫生院已经和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关系。日益丰富完善的乡村数字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三)非网民规模

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 3.01 亿人,较 2023 年 12 月减少 1608万人。从地区来看,我国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 54.4%,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 20.6 个百分点。

从年龄来看,除 6 岁以下儿童外,60 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 60 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 46.8%。非网民不上网带来的生活不便,首先是买东西不方便,所占比例为 7.6%;其次,看病、挂号、买药难,很难和家人朋友联系,以及办事、缴费很困难等不便捷原因相差不多,所占比例均在 6%-7%之间;此外,很难打到车,很难买到火车票、飞机票等特定需求不便,占比在 5%-6%之间。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设备不足和年龄因素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因为“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30.9%;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20.9%;因为“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13.0%;因为“年龄太大/太小”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10.8%。

促进非网民上网的首要因素是“方便与家人或亲属沟通联系”,占比为18.7%;“提供可以无障碍使用的上网设备”是促进非网民上网的第二大因素,占比为 18.4%;“帮助增加收入,如能卖出农产品”是促进非网民上网的第三大因素,占比为 15.7%。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来源 思瀚 互联网络信息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