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计,全世界每年由于病虫草害导致的粮食减产率在20%-40%之间。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保障农产品供给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农药的使用是提高农作物生产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对农药的需求也一直处于发展态势之中。从2001年到2015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从78.72万吨增加到374.00万吨,增长了3.76倍。
2015年2月17日,国家农业部下发《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在环保、安全等方面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相应的,2016年至2019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有所下降,部分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14.8万吨,较2019年同比有所增长,行业整体呈良性发展。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林草局发布《“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农药行业生产企业小而散,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并将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前十强企业的销售额达1,007.88亿元,同比增长27.03%,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39.62%,我国农药行业集中度已有所提升;在国家和行业政策的支持下,“十四五”期间,行业内领先企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增强资金实力,实现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形成技术优势、产能优势、产品优势,以在行业整合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能否直接施用,农药可以分为原药和制剂。原药是以石油化工等相关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技术与工艺生产或生物工程制造而成,技术、工艺要求复杂,且不同品种原药在生产工艺、使用原料上有较大差异,因此每一品种原药均有相应的技术壁垒。
同时,原药企业客户以制剂企业或其他原药企业为主,其专业化水平较为突出,相应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供应稳定性、价格等是原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制剂是在农药原药基础上,通过研制、复配、加工、生产制得的具有一定形态、组成及规格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广大农户使用,施用地域广泛、应用场景复杂,完善的销售渠道、良好的品牌口碑、专业的服务团队是优秀制剂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原药和制剂企业所需的禀赋要素有明显区别,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原药、农药制剂企业分工明确。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全链条生产布局,推进农药企业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生产企业在生产稳定性、成本控制、销售渠道方面优势显著,国外农药巨头多为一体化生产模式,近年来我国众多知名农药企业亦进行一体化经营布局,未来国内农药行业将呈现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农药市场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为主,其中杀菌剂、杀虫剂的全球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占比超过50%。而我国农药市场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需求持续增加。其中,两广、海南、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杀虫剂、杀菌剂需求较大;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为我国主要粮棉油基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则是国内主要水稻产区,杀虫剂的需求较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