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数据

施工安全支护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贷款资金募集用途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2-12-12

(一)投资项目的实施背景

1、建筑业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行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自 2012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6.85%以上,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 29.31万亿元,同比增长 11.04%,完成竣工产值 13.45万亿元,同比增长 10.12%;房屋施工面积 157.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5.41%。

2022年 1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加速建筑业由大向强转变,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在经济“双循环”战略与疫情后稳增长政策叠加影响下,未来国家仍将通过有效投资来刺激国内消费,包括对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基建、新城镇化和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基建仍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场,将给工程市场带来稳定的市场机遇。

2、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2015年 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宏大计划。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引领下,工业 4.0、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兴起,建筑业面临信息化和创新转型的行业升级和变革。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建筑业在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将“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行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等具体发展内容,并提出到 2035年达到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的远景目标。

工信部于 2020年 9月发布的《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材工业推广应用,促进建材工业全产业链价值链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行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引领建材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到2023年,建材工业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全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建材工业全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安全化,加快迈入先进制造业。

3、产业政策支持建筑业绿色循环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制造 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基本方针之一,提出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2021年,国务院陆续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强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绿色升级,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亦强调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聚焦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构建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补齐技术短板,注重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创新发展,加大绿色建材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日趋提高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列为行业十四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并提出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到 2025年,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施工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完善安全生产处罚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度。

2021年以来住建部陆续出台《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等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并发布《关于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通知》,强调施工单位应及时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切实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

(二)项目的必要性

1、施工安全支护设备购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安全设备实力、保障工程品质与施工效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为避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并加大抽查抽测力度,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责任。自 2019年以来,公司主要业务所在华东地区的上海、温州、嘉兴、苏州、宁波、杭州、舟山、金华、湖州等地住建部门陆续发文,要求在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等承载能力、稳定性较好的支护设备,淘汰整体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的扣件式钢管悬挑脚手架等传统支护设备,并要求加强支架构配件质量管控,强化监督管理。

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方在制定工程项目验收标准时,亦逐步提高安全、质量、性能等强制性指标要求,除考察竞标企业的资质等级与过往业绩以外,愈发重视竞标企业的工程质量与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淘汰老旧工程安全支护系统,调整工程项目设备方案,优先选用整体安全性更高、施工更便捷高效的安全支护设备,并适度提高施工业务中自有设备的使用比重,有效提升项目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保障。

公司在建筑施工业务中,广泛承接高层、超高层建筑、深基坑、电力、化工、环保等工程难度较高、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大型工程项目,公司适应政策要求与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需求,在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中鼓励使用较传统脚手架更为安全、便捷、高效的盘扣式脚手架,提升盘扣脚手架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施工安全支护设备购置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公司安全设备保障能力,提高公司自有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在施工项目中的使用比例,满足公司施工业务安全支护设备需求和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2、低碳减排是建材工业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公司建材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是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最大宗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部品,由于产业规模大、过程排放高、能源结构偏煤等原因,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碳减排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

2022年 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申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将加快研发低碳技术、推广节能降碳技术装备、以数字化转型促进行业节能降碳等内容作为建材行业碳达峰的重点工作任务。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政策,实现行业碳达峰目标,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在建材行业中开展固碳混凝土的技改生产,以预拌混凝土为载体封存和消纳二氧化碳,并将其永久矿化固定,有利于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和大规模再利用,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建筑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与建设是公司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

2021年,住建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推行建筑多产业链一体化集成设计等发展目标。

同年,浙江省发布《关于推动浙江建筑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5年打造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标杆省,加快推行以机械化为基础、以装配式建造和装修为主要形式、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为支撑的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 3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装配式建筑比重达到 40%以上、智慧工地覆盖率达到 100%等目标。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司数字化改革亟需加快,势在必行。

4、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数字智造是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公司在《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建设“数字浙建”作为“十四五”总体目标之一,并提出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完善“数据中台”、推进项目管控数字化、打造数字化建筑生态等重要措施。

公司基于深厚的业务数据与技术经验积淀,将数字化技术与公司主营业务有机融合,提出“未来工地”管理平台建设理念,计划建设适用于建筑产业链各主要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应用系统,以提升公司业务管理全过程的规范化和集约化,进一步提升对业务质量、风险与成本的管控和分析水平。

同时,本研发项目中“基于人工智能与工业协同的应急建筑快速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有助于解决目前国内缺乏面向应急建筑快速建造的设计、制造、施工全产业链协同一体的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问题,在疫情环境下尤其突出了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钢构件长焊缝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拟通过钢构件焊接生产准备和构件生产管理系统研发和引进,加强人机智能交互、工业大数据、无人值守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解决国内钢结构焊接效率低、焊接工艺执行质量难以保证和技术工人难招等痛点,有助于提高公司业务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实现智能生产一体化。上述建筑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与建设项目对公司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改善公司财务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公司所处的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且随着国内建筑项目需求朝大型化、多元化方向逐步发展,对施工方的财务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一般通过债务融资满足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率较高,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率达 90.60%,短期借款余额为 853,151.01万元,长期借款余额为 1,095,499.51万元。公司短期内偿债压力较大,不利于长期经营战略的实施和财务风险的控制,进而影响公司未来发展。通过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偿还部分银行贷款,有利于公司改善财务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和财务安全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持续回报股东的能力,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三)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可行性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通过购置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以满足公司自身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增强公司安全设备保障实力,实现对公司工程安全品质的良好把控。

2、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建投工程物资设备有限公司。

3、项目投资计划与经济效益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 50,485.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 48,500.00万元。本项目不直接产生收益,但可减少公司租赁设备支出,降低公司业务成本。

4、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将根据公司施工业务中标签约项目开工情况,逐步购置投入使用。

5、项目备案及审批相关情况

本项目系资产购置项目,不产生污染,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规定建设项目,无需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本项目不涉及施工建设行为,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不属于需要履行备案程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综上,该项目无需办理环评和备案手续。

6、项目可行性

(1)公司工程项目有较大的施工安全支护设备需求

2019年至 2022年 1-9月,公司建筑施工业务收入分别为 689.93亿元、728.57亿元、856.87亿元和 595.34亿元,施工项目规模较大且稳定持续增长。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公司重视施工规范和安全管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以来,温州、嘉兴、宁波、杭州、舟山、金华、湖州、绍兴等地主管部门陆续发文,要求在新开工项目中推广使用盘扣式脚手架,上述浙江省内各地为公司建筑施工项目集中分布地区,导致公司对盘扣脚手架的需求增加。盘扣式脚手架作为整体安全性高、承重性能好、适用性强、施工搭建便捷的安全支护设备,在业务安全监管要求不断提升下需求持续上升,公司目前盘扣脚手架主要通过外部租赁满足需求,自持盘扣脚手架设备较少,本次募投公司将结合施工业务规模和需求,适当扩大自持盘扣脚手架设备规模,新增施工安全支护设备与公司施工业务规模相匹配。

(2)公司工程团队具有丰富的项目施工经验与技术积累,能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

公司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国有建筑企业,也是浙江省经营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已连续多年入选 ENR“250家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公司施工资质齐全,截至 2021年底,拥有各类企业资质 74类 161项,其中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4项。

建筑施工业务是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及收入来源,业务范围涵盖房屋建筑、市政路桥、轨道交通、水利水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领域,积极承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省属企业重大投资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公司工程业务团队拥有丰富的项目施工经验与技术积累,能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

(3)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能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公司已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风险管控、风险隐患排查预防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对公司安全生产相关设备的管理、使用、拆装、验收、检验检测与维护保养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各类安全防护用具、设施、架体和设备状态良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在人员培训方面,重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建立培训记录档案,要求使用者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合理使用操作规程。

此报告为正式报告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浙江建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