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外科简介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及其附属机构(颅骨、脑膜、头皮、脑血管等)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功能紊乱疾患(如神经痛、癫痫等)的病因、发病原理、病理、症状、诊断与防治的理论和技术,是一门高、精、尖学科。
神经外科治疗的疾病主要可以划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脑血管病以及颅脑损伤等。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病情较为复杂,诊疗难度大,患者的负担也较重,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平均住院日在 9.01 至 15.95 天之间。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组织或结构的一组良恶性疾病,病变在大脑、脑膜、脊髓和脑神经等部位,由于病变部位敏感,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性的特点。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 2019 年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对 1990 年至 2016年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研究,数据表明 2016 年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均为中国,其中新发病例数为 106,207 人,死亡人数为 59,120人,发病率约为 0.77/万人,且呈现上升态势。
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学学术会议数据,我国脑瘤死亡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排名中,男性排序第 10,女性排序第 9。
脑血管病神经外科手术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脑动脉瘤、颅咽管瘤、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出血、颈动脉狭窄等疾病。我国是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21》数据, 2020 年我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约为 135.18/10 万人,农村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约为 164.77/10 万人,成显著增长趋势。而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是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颅内出血、脑梗死、颅咽管瘤等疾病,及时、精准的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升预后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癫痫、顽固性疼痛(带状疱疹神经痛、幻肢痛等)。其中,帕金森疾病多发于中老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帕金森疾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根据 2000 年 WHO 的调查结果(包括中国五省),癫痫的整体患病率约为 0.7%,按此估算,我国大约有 600-900 万癫痫患者。
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
2、我国神经外科服务发展现状
随着全国城乡居民平均寿命的增长,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和位次均在不断提升,具体数据见下表。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质量的神经外科医疗服务需求必然将快速上升。
根据调查,2017 年中国各类神经外科手术总量为 255,453 例,在数量上颅内肿瘤、脑血管病、颅脑损伤、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位列前四。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不断增长、基本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预计相关手术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由于脑部解剖结构复杂,涉及范围小,吻合难度大,且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信号传导体系,因此神经外科手术难度大、手术要求高,对于医院的硬件条件和医护人员的经验等要求都极高。
一般来说,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高达 10-15 年,远远高于其他科室。根据美国麻醉与重症神经科学学会期刊SNACC News Letter 刊登的调研结果(《2017 年中国神经外科麻醉调查》),目前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的神经外科医生数量仅为 2 人,远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一方面是城乡居民神经疾病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民众对于优质的神经外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高培养成本下,神经外科医生的短缺,我国优质的神经外科医疗资源必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