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其职能的基础条件和主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国家及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与协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1)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现状
城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与协作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还比较低,即便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其基础设施水平与国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2)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政策及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自199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每年都保持1.5%-2.2%的增长速度,城市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实施,1.3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圆满收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社科院蓝皮书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到2030年达到65%左右。
在我国实现由农村化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此,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又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行了专门的部署,这些都释放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信号。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了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五个路径,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