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业务行业现状
盐行业属于资源性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我国盐矿资源丰富,分布较广。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关系着国计民生,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与盐有关的产品达 1.4万种之多,用于生产烧碱、纯碱、金属钠等各类基础化工产品,食品、化工、冶炼、陶瓷、玻璃、医药等工业均与制盐工业密切相关。
因此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盐矿资源的不同,可分为海盐、湖盐和井矿盐。国内 23个省、市、区均有丰富的海盐、湖盐和井矿盐矿产资源。在海盐资源分布方面,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18,000公里,盐滩滩涂占地面积2,900平方公里,海洋水盐度一般3-3.5%。由于海岸线类型和气象条件不同,我国大致分为南、北方海盐区。
北方海盐区重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和江苏(部分地区)。上述地区的气候和滩涂条件较好,适合大规模生产海盐。我国目现有四大海盐生产基地,其中三个分布在渤海湾沿岸,产能约占全国海盐的 70%左右。
我国井矿盐矿产分布广泛,生产历史悠久(始于秦代)。目前,已查明的氯化钠储量大于 100 亿吨的岩盐矿床 10 余个。井矿盐属于工厂化生产,可现产现用,生产安排较为灵活,库存少,是近几年国内原盐行业产能扩张的主力。目前,江苏地区已由传统海盐产区转为井矿盐占主导,山东、河南等地井矿盐产量也明显增长。我国湖盐资源较为丰富,经正式地质勘探,已查明储量 535亿吨。其中,青海、新疆、内蒙古和西藏是我国湖盐分布最集中的省份。近年来,作为西北地区的主要用盐品种,湖盐生产发展较快,产能达到 1,200多万吨。
根据《全国制盐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后,在下游两碱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下,我国制盐行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加大大型装置设备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盐资源综合利用率,盐产能、产量得到飞速发展,原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2019年度-2021年度,我国原盐产量分别为 6270.8万吨、5364.10万吨和 10289.9万吨;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原盐销量分别为 5,554.02 万吨和 5,763.15 万吨,2020 年前三季度销量 4601.73 万吨,2018 年和 2019 年产销率分别为 100.30%和97.30%,整体来看,2018年以来,原盐供求情况整体较为平衡。
区域分布方面,我国原盐生产的区域集中度较高,我国原盐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西南三大地区,我国已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生产海盐、中部和西南地区生产井矿盐以及西北地区生产湖盐的布局结构。近几年我国原盐行业各盐种的供应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井矿盐和湖盐产量稳步提高,自2011年起井矿盐产量已经超过海盐,占据原盐行业的主导地位。
按用途分类,盐可分为食盐、小工业盐和两碱用盐等。两碱用盐是两碱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烧碱、纯碱的生产制造。小工业盐是除两碱用盐以外的工业盐,主要用于印染等行业。我国原盐消费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两碱工业耗盐占比较高。我国已形成以纯碱行业和氯碱行业为龙头、下游产品快速发展的盐化工产业格局。2013 年度国内两碱用盐消费量占全国盐总消费量的 82.65%,纯碱行业和氯碱行业是制盐行业主要的下游行业。
工业盐作为化工行业的最基本材料,国家不对其进行专营控制。整体上,我国工业盐产能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下游需求受盐化工行业低迷等影响较大,导致工业盐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在下游行业需求持续低迷背景下,工业盐价格水平整体处在较低的价格区间内,呈盘整态势。
(2)盐业务行业政策
目前产业政策对盐化工产业新增产能限制明显,2011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规定新建纯碱、烧碱属于限制发展类;2016 年 9 月,工信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要严格控制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等行业新增产能。此外,近年来我国颁布、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逐步加强了节能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环保监管日益趋严,盐化工行业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设备和工艺向先进、具有规模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的大型企业集中,使行业整体供给量得到有效控制,供需矛盾得到缓解,提升了盐化工行业整体的规模效应。
(3)盐业务行业前景
工业盐主要分为两碱工业盐和小工业盐,两种工业盐的政策差异较大。对于两碱工业盐,政策上基本实现市场化,2016 年 5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改革工业盐运销管理:取消各地自行设立的两碱工业盐备案制和准运证制度,取消对小工业盐及盐产品进入市场的各类限制,放开小工业盐及盐产品市场和价格。
两碱即纯碱与烧碱,两碱工业作为基本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过去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带动了盐化工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刺激了盐化工产能的高速扩张,盐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2013 年起盐化工板块部分产品产能呈现逐步收缩的态势,产能利用率逐步上升。
尤其从 2016 年开始受政府供给侧改革的带动,去产能政策及新环保法的落地实施,落后产能的退出速度提高,行业内部整合加速明显,供给过剩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20 年初受外部环境冲击,化工品下游需求进一步下滑,此后随着国内下游需求逐步修复,但总体来看较 2019 年仍有显著下滑。纯碱行业产品价格、销量均下降,叠加由此造成的存货减值。
2019 年和 2020 年末,烧碱市场平均价约为 750 元/吨和 476.3 元/吨,2018-2020 年纯碱市场价格震荡走低,2020 年纯碱市场波动较大,市场平均价为 1340元/吨,2018-2019年聚氯乙烯 PVC 市场价在6000 元-7000 元/吨震荡,2020 年呈 V 字型走势,从年初 7000 元/吨经一季度暴跌至5100元/吨水平,后持续上涨突破9000元/吨关口后回落至7200元/吨水平。2021年一季度盐化工产品价格均有所回升。
盐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之一,与整体经济景气程度息息相关,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产品供给和需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同时盐化工行业作为典型的中游行业,上游是石油、煤炭矿石等能源资源,决定了成本,下游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决定了行业的需求,自身行业情况和上下游关系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整体经济景气程度将直接影响盐化工产业链上游成本及下游需求,进而最终影响盐化工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