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于化石燃料大规模利用的工业模式正在走向终结
人类社会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基于化石燃料大规模利用的工业模式正在走向终结。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均以石油为主,而且传统能源发电比重偏高,需要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
由于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奠定的基于化石燃料大规模利用的工业模式正在走向终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年发布的气候报告显示,人类活动(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至少有 95%的可能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明显高于前几次评估报告的结论。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需求迫切,形势严峻。我国更加面临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单位 GDP 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5 倍,能源供应缺口日趋严重。在紧缺的能源资源中,不可再生的非清洁煤炭资源占比 70%以上,也造就了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以及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均世界排名第一。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环保部、发改委以及中国众多研究机构合作并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3.8%。因此,改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促进 CO2 及主要空气污染物减排,治理环境问题,稳步发展经济,形势刻不容缓。
②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十四五”时期开始,随着外部环境问题对能源发展约束不断加强,中国要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 203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量占比将达49%,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将达 37%;到 205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量占比将达 62%,而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将达 50%,到 2050年,我国电力结构将实现从煤电为主向非化石能源发电为主的转换。
除去政策利好,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也使得其成本及装机总量亦有望取得进一步突破。国际风电发展迅猛,我国风电发展尤其迅速,风电装机容量排名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