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2024年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调研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3-04

1、行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同时其发展程度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物流产业的规模与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具有直接关系,尽管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加快、供给侧改革深化的阶段,且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但我国宏观经济仍保持基本稳定,为物流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整体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我国物流产业规模稳步扩张、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其专业化程度和运转效率也在不断提升。行业内通常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

世界银行与芬兰图尔库经济学院联合发布的《世界物流绩效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物流业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仅排第 26 名。从分指标排名来看,中国物流业在基础设施质量、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等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也印证虽然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行业进步较快,但在综合竞争力,尤其是服务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显著差距。中国宏观物流产业总体上仍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的战略目标转型升级的初期阶段过程中,业内基础型物流企业居多,具备物流整体方案设计并实施精准执行的综合型物流企业占比较低,行业提升空间仍然广阔。

2、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重要的配套服务产业,物流行业也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周期进入新常态,面临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2017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等 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强化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意识、建立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健全物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等 9 项重点任务,树立并强化“中国物流”优质服务形象。

到 2020年,基本建立规范有序、共建共享、运行协调、优质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物流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优质服务、精品服务比例逐步提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本土物流企业集团和知名物流服务品牌。在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做优存量的国家战略指向与市场实际需求共同推动下,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以下四大发展态势:

(1)产业头部效应显现,市场集中度提升。

随着市场经济格局的变化,物流业已经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新经济形势下,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在网络覆盖、运力配置等方面发挥及时、安全、低成本优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本土物流产业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调整、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争取市场份额,发挥头部效应,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

(2)行业利润水平两极分化,产业形态升级转型。

在人力、运输等物流成本要素上涨的宏观背景下,物流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对于能够依靠规模化经营整合作业环节、延伸业务范围、提供“一站式、端到端”服务的合同物流企业,乃至能够从客户具体需求出发,定制服务方案,介入客户上下游,覆盖客户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的供应链管理企业来说,其通过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融入客户管理决策过程,降低了单一环节的作业成本、提升了服务产品的附加价值、与客户达成“共享资源、共担风险”的绑定性优势,因此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消化物流业自身成本上升的压力,维持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在经济形势倒逼与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下,更多物流企业从最初只承担简单的货运代理、仓储运输业务,逐步延伸业务范围,向提供合同物流乃至供应链服务方向延伸发展。

(3)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推动“智慧物流”转型。

现代物流具有大范围、跨领域、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特点,信息传递也会表现出多边、交叉、同步等特性。在提质增效的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企业的核心服务价值逐渐向为客户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响应效率方向发展。技术手段的进步与需求端的变革未来将进一步消除不同作业流程、服务区域、乃至经营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增加对物流各环节的安全管控与协同作业能力,提高资源的运用效率,带动物流产业链整体向平台化、一体化、数字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4)市场竞争场景细分化,专业型物流企业与通用型物流企业分化。

当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前沿领域已逐渐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汽车工业、高端消费品等新兴、高价值产业转移。相较传统产业,上述新兴产业普遍具有行业技术更新快、生产供给复杂度高、用户需求偏好转换频繁等显著特点,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要能够基于对客户产业通性、客户企业特性的专业认知,为客户量身定制并精准执行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行业需求端的转型升级带动供给侧业务形态的变革创新,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专注于不同垂直领域的细分专业型物流市场,如电子信息业物流、医药品物流、汽车制造物流等。

3、行业市场化程度及竞争格局

物流产业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充分竞争行业之一,整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物流产业虽然属于相对充分竞争行业,但由于物流企业自身定位的不同,竞争的差异化也较为明显。国内物流市场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基础货运代理、仓储运输等较为传统、基础的物流服务,该类业务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能够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服务的现代物流服务商相对较少。

从事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精益物流服务之外,能够为客户设计定制化的物流综合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资源规划、整合和物流综合管理能力,因而此类企业竞争门槛较高。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也已经逐渐认识到专业的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价值。

4、行业竞争主体

我国现代物流业主要体现为国有背景物流企业、新兴民营物流企业、大型实业集团下属物流企业以及外资背景物流企业形成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5、物流网络壁垒

物流行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物流网络和渠道的竞争。一个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管理科学、高效运行的物流营运网络是满足供应链集成服务的基本要求。实践中,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以仓储基地为业务开展中心、以区域营运网点为服务支撑体系的物流网络,以便更好地规划物流路线、运输时间,更好的满足客户原

材料管理、成品生产、产品销售、备品备件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保证整体物流服务的安全性、准时性和成本可控性。因此,新进入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物流基地和营运网点,存在一定的物流网络壁垒。

6、技术体系壁垒

作为连接制造业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与最终消费者的纽带,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业涉及服务环节多、跨度范围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物流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升级换代势在必行。物流技术的自动化改造、运作管理的信息化升级、运作流程的智能化革命、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集成化趋势已然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业的发展常态。对现代物流技术体系的掌握需要较长时期的项目测试和经验累积,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

7、资金实力壁垒

现代物流业对物流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承接客户“上游采购-生产制造-下游流通-后续配套”全生产经营周期物流服务的高端物流企业来说,其需要紧密配合客户产业链布局调整,扩充和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在各地进行网络布局、仓储设施建设、运输设备购置、信息技术升级及贸易采购执行等,因此对经营周转资金的需求将迅速扩大。因此,较大的资本投入需求形成了本行业较高的资金实力壁垒。

8、客户认可壁垒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行业内重要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一般较为看重从业企业以往的成果、业绩和市场口碑。对于刚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如要获得客户的信赖需要长时间的商业互信积累及业务默契。运营初期,行业新进入者以及众多小型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品牌形象,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其业务规模难以得到保证。

对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端物流服务企业来说,由于其服务深入参与到客户“上游采购-生产制造-下游流通-后续配套”的各个环节,一定程度上会接触到企业的生产计划或订单需求管理等内部商业信息,因此客户对该类物流服务企业的选择条件相对苛刻,双方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磨合期才能建立起适应的商业互信及业务默契。但一旦物流服务企业受到客户认可,则很容易产生客户粘性,双方建立互相嵌入、协同共进的战略合伙关系,因此可替代程度较低,对拟进入该市场的潜在企业也构成了较强的准入壁垒。

9、人力资源壁垒

现代物流业不仅需要有精通国际运输、报关通关规则,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物流工具、提高作业效率的专业物流型人才,也需要熟知目标市场行业(如泛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产业等)运行规则,能为客户提供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复合管理型人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历史较短,上述两类人才均非常紧缺,国内高等院校只是在近十年来才开设了物流专业,而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较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形成了我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的人才壁垒。

10、垂直领域市场壁垒

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物流市场中脱颖而出,部分物流企业选择专注于某一细分垂直领域提供专业型物流服务。然而由于不同行业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导致物流需求各有特点,运作方式各不相同,物流管理流程差异很大,实质上对潜在进入者构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11、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业内多数小而散的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简单基础的货运代理、运输仓储服务,作业方式和服务手段原始单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落后,且呈现以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因此在国内能源价格、仓库租金、劳动力成本进入上行通道的新常态下,上述传统物流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在市场需求端变革、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以及宏观经济倒逼等因素的影响下,物流行业开始逐渐从纯粹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的方向转变。

随着科技型物流企业、专业型物流企业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率逐渐提升,物流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竞争手段日趋多元化,由单纯的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体系、细分市场、品牌声誉、服务质量、网络覆盖和营销能力的综合性竞争,带动了行业利润空间整体回升。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稳步推进,预计未来我国不同层次物流企业之间的盈利水平将持续两极分化,业务形态简单、网络布局单一的传统物流企业由于缺乏成本转嫁途径将逐渐退出物流市场,这将为行业内领先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抢占市场提供了战略机遇。

12、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整体稳定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奠定了物流市场稳定发展的动力基础。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物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整体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利好行业所属的跨境物流服务行业。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现代物流业作为我国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国家先后发布多项行业鼓励政策,并强调了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行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方向,细化了促进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为我国物流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新的发展机遇。

(3)新兴下游产业蓬勃发展

在产业升级与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前沿领域已逐渐向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汽车工业、高端消费等新兴、高价值领域转移。上述行业普遍具备产品结构复杂、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不确定、成本和价格多变等特点,对精细化物流作业及协同化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显著高于传统产业。基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响应效率的考虑,新兴产业潜在客户也在积极寻求与专业的现代物流业合作。因此,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与物流产业的“提质增效”天然契合,极大地扩展了现代物流业的市场增量空间。

(4)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持续增长,占比突出。2019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 9.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8%,高出整体外贸进出口规模增速 7.4 个百分点,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 27.4%。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合作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进出口外贸增量,为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进动能,更为国内行业标杆物流企业提供了布局海外网络、走出国门参与到海外市场提供了绝佳的国际化平台与战略性机遇。

(5)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物流行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随着互联网技术、GPS、RFID、EDI 等交互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物流作业中,信息孤岛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降低了物流行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服务品质和效率。

13、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贸易壁垒及摩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长,贸易对外依存度较大,所面临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多。部分出口商品种类和出口市场地理分布过于集中,使得我国在单一国家进口市场所占份额过大,加大了贸易摩擦的机会;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不完善,也减弱了我国企业在贸易摩擦中的抗衡力度;另外,国内部分标准没有和国际接轨,也使贸易摩擦发生的机会有所增加。

(2)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复合性特性,建立一个完整的物流产业体系往往需要打破行业与区域的限制,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受行业监管和发展阶段的制约,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机制,不同运输方式分不同部门监管,不同区域也归属于各自独立的管理部门和层级。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使得我国物流行业呈现部门化、区域化特征,相互间协调性较差,导致资源的浪费、成本的上升,削弱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

(3)融资渠道单一

一站式合同物流及全程供应链管理模式是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推行一站式合同物流乃至全程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以方案设计及组织规划能力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外部物流资源,开展跨区域、跨环节的系统化物流服务。业内较为常见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虽然赋予了现代物流企业更大的经营灵活性,但也因固定资产规模较小,无法通过长期借款筹措资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14、行业特有运营模式

以资产结构为划分维度可以将物流企业分为重资产运营模式和轻资产运营模式。前者拥有较大规模的物流设备设施,主要提供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在运力和仓储方面有较大优势,但因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比较高,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后者以资产为主,通过整合现代物流资源,提供营销、运输方案咨询和设计、成本控制、集运、关务轻服务、仓储、派送等服务,一般拥有少量的固定资产,经营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在运力、仓储资源方面不易控制。

以网络规模为划分维度可以将物流企业分为属地型和全国型两类运营模式。前者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参与市场竞争,通常客户稳定但规模较小,对当地经济或特定行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后者则在中国和全球主要地区建设网点,网络布局较为完整,面向不同行业客户的全球跨境物流需求,较易形成协同效应,但需要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以服务客户类型为划分维度可以将物流企业分为通用型和专业型两类运营模式。前者立足于庞大的网络规模及一定的成本优势,服务于多领域客户,其市场规模普遍更大,对单一客户及下游行业依赖程度低,但也面临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同行竞争激烈等问题;后者则集中自身优势资源,专门从事某一或特定某几个领域的物流服务,这些行业通常因为周转快、货值高、需求波动频繁等因素,对物流服务的专业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也使得专业型物流企业利润水平普遍更高,但业务可复制性对比通用型物流企业相对受限。

15、行业技术特点

现代物流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业务操作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两方面。业务操作技术可涵盖运输、配送、仓储、分拣包装等环节,具体应用形式很大程度由所服务下游行业的特性决定。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涉及在物流各作业环节中应用到的综合技术,其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消除了信息孤岛,降低了经营成本,具有明显的经营效益。目前行业中得到较为普及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 EDI、RFID、GPS/GIS、BARCODE 等。

16、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行业周期性特征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状况受宏观经济驱动,因而物流行业整体景气程度与 GDP、PMI、进出口贸易额、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反映宏观经济的指标存在正相关性。因此,现代物流业具有一定的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

(2)行业区域性特征

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服务进出口贸易为主要业务开展场景,故很长一段时间内,现代物流企业主要集聚于沿海港口经济活跃地区,如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等,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西部、西南部发展战略,地方政策也积极推出税收优惠及扶持政策吸引产业投资。中西部、西南部地区的经济增量带动了当地现代物流服务需求,因此现代物流业也呈现向中西部、西南部地区延伸的趋势。

(3)行业季节性特征

受节假日因素影响,一季度通常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淡季,而四季度通常为行业需求旺季。另外,对于面向特定客户或特定行业的专业型物流企业来说,其业务活跃度与下游服务对象的消费/出货高峰期正向关联,因此其业务开展通常表现出与下游服务对象趋同的季节性特征。

17、行业与上游产业及其影响

现代物流业的上游主要有三大产业,一是交通运输业,二是物流地产业,三是信息技术产业。

交通运输业,尤其国际空运、海运行业,对本行业的成本及利润水平构成重大影响。运力运价采购成本是本行业企业的主要成本,运价高低直接影响行业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水平。

物流地产业,尤其是保税园区及保税港区产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综合服务质量水平构成较大影响。作为跨境货物流通作业的关键性节点,保税园区及保税港区内的仓储资源兼具区位及政策优势,享受贸易便利化、全国通关一体化、关检合并、加贸保税、供应链金融等制度创新下的各类优惠政策。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本行业的协同化水平及未来发展潜力。近年来,EDI、RFID、GPS/GIS、BARCODE 等技术在物流操作和方案设计上的应用,显著推进了本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革命成果逐步由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初步应用,物流行业也必将向着更加集成化、高效化、协同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将成为未来物流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18、行业与下游产业及其影响

现代物流业的下游行业极为广泛,其下游市场主要由广大的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构成。因此,制造业及国际贸易业的整体景气程度直接影响本行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受到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活动有所波动,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势所趋下,我国现代物流市场仍保持整体景气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服务效率稳中有进。

另外,随着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初见成效,我国整体经济结构已表现出明显的优化趋势,经济前沿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汽车工业、高端消费品等高价值新兴产业领域转移。上述领域企业自身发展迅速,注重服务品质,合作忠诚度高,为本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增量空间与动力源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