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产是整合资源、承载与促进产业发展的地产形态,是一种将地产开发、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三方面的发展有机结合、相互存进的商业模式。
产业地产依托产业为内容,地产为空间上的载体;其以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为基础,一般以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研发楼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发展力。
中国产业地产企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政府投资组建开发区基础建设公司,通过土地开发,直接向投资者招商引资。
进入发展阶段,由于此时的产业地产企业普遍具有国资背景,拿地成本低,前期业务和资金快速积累,园区地产企业对其功能重新定位,开始进行产业开发。步入成长期后,伴随城市及工业园区经济规模的扩大,园区地产企业模式也发生改变。
通过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参股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物业公司,政府对开发区的国有资产主要采取产权管理办法。而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所持土地越来越少,近年来园区地产公司不断寻求转型,经营方式逐渐向投资、服务和综合开发等方式转变。
1、产业地产类企业特点
与一般的从事普通商品住宅及非普通商品住宅开发及销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比,产业地产类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企业经营目标的区别
传统意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多指从事商品住宅开发及销售的企业,多以企业短期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仅有少数房地产企业在政府推动下从事经济适用房开发等项目,创造一定社会效益。产业地产类企业以产业园区开发和运营为主要职能。
其经营目标可概括:以产业园区为房产建设、招商引资、提供专业服务的基地,围绕主题产业园区开发,不断提高自身运营能力;创新并运用有效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建立并促进企业间网络的形成与互动、实现各种研究成果的共享以及推动入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基于上述目标,产业地产类企业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体现了突出的社会效应。
(2)盈利模式的区别
房地产类企业主要以土地开发、房屋销售为主要盈利点,通过对取得地块进行规划、建设,并提供商品住宅的销售及提供其他服务获得利润,即常规房地产盈利模式。
产业地产类企业的盈利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产业园区开发初级阶段,产业地产类企业起步的资本主要是从政府手中取得的相对廉价土地,业务重点在于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由于初期资金回笼有限,财政性的支持在各产业园区开发初期也是比较普遍的。
产业园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后,一部分的产业地产类企业通过长期的建造租售业务积累成为物业持有型企业,产业地产类企业的资金压力有所减缓。但从业务结构上反映,这一阶段的产业地产类企业仍然以工业地产、配套商品住宅的租赁和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真正服务于园区企业的增值创新服务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随着产业园区开发进入成熟阶段,产业地产类企业真正进入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围绕产业地产开展具有明确盈利模式的配套、增值服务。在此阶段,企业来源于物业销售的收入比例将出现明显的下降,产业园区综合运营商的定义更加符合成功转型的产业地产类企业。
(3)目标客户的区别
从事商品住宅开发销售的房地产企业根据各个区域、项目品质的不同对目标客户进行定位,大致分为低、中、高端客户进行分类。产业地产类企业的客户主要是符合招商引资条件的入园企业。园区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定了园区开发类企业的目标客户范围。
(4)受调控政策影响的区别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国内一线至三线城市的住宅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以抑制房价的过度上涨。从事商品住宅销售的房地产企业一般受到资金、项目、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
由于产业地产类企业的房地产业务面临的客户对象大多是从事研发、制造型的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不变的大环境下,目标客户对研发办公楼、配套居住型物业具有刚性需求,房地产政策调控对产业地产类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
2、产业地产竞争格局
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从紧,部分传统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向产业地产转型,以期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产业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房地产开发商在公司治理、流程管理、人员配备、市场调研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产业运营、企业培育、服务配套上缺乏市场经验,仍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随着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地产已由过
(1)产业链竞争
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配套协作成本,产业集聚与上下游配套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一旦形成完整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会吸引更多具有垂直和协作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提供配套服务。由此产生的产业集群效益将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投资环境竞争
投资环境已经成为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投资环境决定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未来,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是否具有良好产业规划、园区文化和社会氛围,以及相关金融服务、高效管理体制等软环境。
(3)开发运营及产业培育能力的竞争
与传统房地产相比,产业地产的客户群体更窄,客户决策更谨慎,对产品与服务要求更高,因此,产业地产开发运营更为困难、复杂。产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必须系统地解决开发模式、战略研判、商业模式、产业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空间规划、运营策略等关键问题。
想做到持续良性的循环发展,产业地产运营商必须具有培育产业的能力,在传统招商基础上,通过产业基金、产业孵化服务、创投资源引入,建立产业孵化培育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因此开发运营及产业培育能力是产业地产运营商的核心竞争能力指标。
3、产业地产行业关注
(1)土地成本上升对盈利空间形成压制
目前中国发达城市新增土地逐步稀缺,发展空间在于存量的二手工业土地,在刚性成本推动下,土地价格日趋涨高,对产业地产类企业盈利空间产生一定压制。
(2)开发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
相比传统房地产开发,产业地产开发周期长,从园区规划初期至园区达到成熟综合运营阶段,周期可能长至数年,期间开发企业可能面临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变化、资金周转压力、人员变动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开发初期资金投入量大,后续投资回报周期长,对开发企业资金形成大量占用。
(3)行业竞争加剧,领先企业优势趋减
随着产业地产快速发展,参与竞争主体数量逐渐增多,包括实体企业、产业基金、房地产企业、专业运营商等,竞争者多以利用自身资本、运作和产业资源优势加速布局全国,行业竞争压力上升已成趋势,龙头企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快速抢占优质资源及完善产业链将成为其巩固行业地位主要途径。
(4)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近年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迅速推进,中国产业园区数量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对优质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呈现多样化,优惠程度也不断提升,导致各地产业园区之间竞争压力上升。故上述因素造成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同时也对产业地产的销售形成一定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