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将拉动纺织服装销售
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我国将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采取提振大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城市消费、畅通农村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内需市场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二孩三孩政策、畅通国内大循环政策全面实施等发展红利和改革红利叠加,将推动升级型纺织品服装消费增长。同时,纺织服装行业要顺应趋势,利用现代技术的力量,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现代潮流文化等资源与产业价值的融合与转化,使之系统化地呈现在色彩、图案、面料、款式上。不断提升创意设计能力、趋势研究能力,增进文化自信和市场认同。发展直播电商、社群电商新模式,拓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新市场,打造场景化社交商业新业态,实现市场空间的延伸与拓展。
②时尚性、功能性是纺织服装产品未来研发重点
从袜品来看,目前对大众消费者而言,中低端袜子足以满足日常需求,价廉且物美。但随着 90后 00 后的成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场景化服饰的需求上升,愿意为此支付增量价差,使得袜子在功能性和审美性上的突破得到重视,延伸出具备排气、排湿、速干、红外保暖、夏季凉感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功能,同时开发出正装袜、特种袜等搭配各种场合,以及跑步袜、登山袜、足球袜、篮球袜、高尔夫球袜等各种体育袜。
从运动服装来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舒适且透气性高的新型面料不断涌现,不同功能的织物面料混合搭配使得运动服装更具科学合理性,能够同时满足弹性、轻便、保暖、吸汗等多项需求。此外,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运动服装的美观性能够增加竞技体育的观赏性,尤其普通消费者对运动服装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更追求个性化、时尚设计。加之多元文化的涌入,审美意识不断提高,运动和时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使得运动休闲服装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风格。
③智能可穿戴服饰市场有望成为发展新热点
随着智能穿戴概念的兴起,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创新等层面应运而生的智能服装,正逐渐成为重振传统纺织服装业的新突破口。尽管智能服装的巨大前景被业界所看好,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相关企业,但就目前而言,仍有不少痛点在制约智能服装产业。智能服装需要的材料、电子设备、人工成本、技术、生产周期等都没有达到普及化标准,所以智能服装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生产所需的高昂成本使其成为一种奢侈品,大众消费者难以承受,而且智能服装的保养问题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望未来,无论是基于原生纤维的附加功能类产品,例如有助于治疗糖尿病、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袜品护具等,还是基于智能纤维的新型可穿戴类产品,例如仿生皮肤衣等,在解决了功能性、舒适性以及成本问题、保养问题之后,必将大规模替代现有的传统产品。尤其是慢病监测与管理广泛的市场需求,为专业医疗级智能可穿戴服饰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契机。智能可穿戴服饰作为最简单有效的自我健康监控及管理手段,可以打造慢性病自我管理新模式。
④数字化转型是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在驱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步伐。纺织服装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制造端通过智能改造、单件流水、柔性化生产等升级供应链体系,设计端通过创新的潮流产品设计来驱动消费者需求增长,消费端则通过建立消费者数据平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数据,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纺织服装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为渠道、营销和品牌运营不断赋能,提升运营效率,推动业绩持续增长。未来在产业智能化的进程中,要提高数字技术的行业渗透、拓宽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引导数字技术的价值转换、加强数字时尚的有效治理。同时,设计是时尚创新的重要生产力,也是数字技术应用最活跃的环节。人体大数据支撑了一人一码的定制化版型,人工智能软件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区块链技术已用于设计版权的溯源保护,虚拟实现运用可立体展示设计效果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数字技术与时尚设计融合展现出巨大的前景。
⑤品牌商与制造商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纺织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在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追求时尚和个性化背景下,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以迎合消费者需求。同时线上销售渠道的迅速发展使品牌推广方式变得多元化,促使纺织服装品牌商专注于品牌运营和市场开拓,而将产品生产甚至研发环节委托给专业制造商。OEM/ODM 业务模式对发挥品牌商与制造商各自优势、巩固深化双方协同发展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对品牌商而言,将产品供应链尽可能多的环节专业外包,能够减少厂房、设备、原材料及人工的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新产品开发和供应周期,快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熟稳定的 OEM/ODM 业务合作关系能够为品牌商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及扩充产能提供外延式增长动力。对制造商而言,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制造优势,在规模效应下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同时,与不同品牌商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商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新产品开发及生产制造的综合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品牌商与制造商逐渐由原本单纯的买卖协议转化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互利合作日益紧密和深化,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⑥产业链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东盟是主要的服装生产地及出口地,而服装生产所需的面辅料较多来源于中国。东盟一些国家将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大力拓展产业链的上游,以减轻对中国的原料依赖,随着服装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这些国家将对中国服装产业出口带来较大的竞争。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东南亚地区及非洲人力成本、政策优势导向明显,成为国内纺织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很多订单已经开始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甚至非洲。国内许多企业为追求利润空间,选择将工厂建在柬埔寨、越南等地,当地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加强。
思瀚发布《2024-2029年袜子行业市场战略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