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2005 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稳步发展,产销量保持持续增长,汽车产业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
1、自主品牌的崛起将成为乘用车市场的主要增量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年轻化以及国潮的兴起,消费品类的国货风潮从手机等电子行业延伸至汽车行业,自主品牌抓住了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契机,率先推出众多设计感强、智能化程度高、性价比高的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产品,深得消费者认可,市场终端零售节节攀升。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
2、多因素驱动汽车后市场,万亿级市场规模继续巩固
根据公安部统计,2022 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 3.19 亿辆,较去年增加 1,700.00万辆,增长 5.63%;汽车驾驶人数 4.64 亿人,较去年增加 2,000.00 万人,增长4.50%。
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新能源汽车2041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5.2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86亿人,占驾驶人总数92.92%;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80万辆。
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平均车龄增长,叠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女性车主和年轻车主增加等因素,车主对装饰、养护和维修等汽车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我国万亿级的汽车养护与维修市场将持续增长。但市场增长趋势明显,涌入者不断增加,加之缺少相关法规对管理人员进行规范,汽车后市场整体行业目前仍处于“散、乱、小”阶段,亟需利用“数字化”赋能传统服务场景,升级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促进行业高质量整合,以市场为主导规范行业。
3、二手车市场蓬勃向前,汽车经销集团有望从中获益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增换购的高峰期,二手车市场交易将逐步标准化、专业化。随着行业政策不断建立健全,二手车交易将成为拉动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旧新车比已经达到66.9%,但和更加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我国二手车市场已经从单一的价格竞争逐渐走向品质、服务、消费者保障等多元素的竞争,具有规范化、品牌化的汽车经销集团将会在未来的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中收益,成为二手车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碳中和”和“碳达峰”任务目标的提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等政策,指出要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根据国务院在 2020 年 11 月 2 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预计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能达到汽车总销量的 20%。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