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对于科技投入占比逐年提升
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到第三阶段,AI、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对银行的业务形态、产品模式和服务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各大银行年报显示,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持续提高。2022 年,6 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10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总额为 1787.64 亿元,较上年增加142.04 亿元,同比增长 8.63%。
就金融科技占营业收入比例来看,主要集中在2.83%-5.27%之间,其中,13 家银行金融科技占营业收入比例较 2021 年有所增长。随着核心业务系统及外围业务系统向分布式架构持续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的深化应用,线上渠道的持续建设,2023 年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依然有望保持高景气状态,预判将继续保持 30%以上的高增速。
年报显示,2022 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 262.24 亿元,是投入金额最多的国有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金融科技投入额分别为232.11 亿元、215.41 亿元、232.90 亿元、116.31 亿元、106.52 亿元。
多家股份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有所提升,金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比如,2022 年招商银行累计投入 141.68 亿元,同比增长6.60%;中信银行信息科技投入 87.49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6.08%,占营业收入的4.14%;兴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 82.51 亿元,同比增长29.65%,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 0.83 个百分点至 3.71%。
在金融科技的重点投向方面,招商银行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持续支持新能力建设与新模式探索,报告期内,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立项577 个,新增上线项目 489 个。中信银行重点投向云化基础设施、前中后台业务数字化和大数据研发等领域。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数量也不断增加,多家银行金融科技员工超万人。
截至 2022 年末,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达 3.6 万人,中国银行科技条线共有员工 13318 人,建设银行金融科技人员为 15811 人,招商银行科技人才达1.08万人。部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比如,中信银行科技人员达 4762 人,较上年末增长 11.11%;民生银行科技人员数4053 人,比上年末增长 32.36%。
金融信创作为“2+8”安全可控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其发展,《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都对金融业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做出重要指引。
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金融信创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零壹智库发布的《从外围到核心:金融信创产业发展报告 2022》指出,2022 年金融信创项目数同比增长 300%,并且呈现向核心业务系统和云资源网络基础建设等发力的趋势。另外,在金融机构中,银行和证券信创参与度较高,分别占6 成和2 成,中小银行对信创建设持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2、智能银行改造空间广阔
电子支付的普及,无现金支付的渗透率加深,银行渠道变革在即。我国电子支付业务的笔数和金额正在逐年提升,仍然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银行卡取现业务的笔数和金额正在逐年降低,2015 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且降幅逐年扩大。物理银行网点的地位面临挑战,网点数量不断缩小、改造数量不断增加,银行网点总数从 2018 年开始连续下降,2022 年银行网点总数为22.3 万个,但是营业改造网点的数量可观,布放自助设备数量逐年增加。
另外,传统现金设备也面临瓶颈,2018 第四季度国内 ATM 数量和万人对应ATM数量首次下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 年全国 ATM 机具保有量为689.59 万台,较2021年下降 5.48%;2022 年全国每万人对应的 ATM 数量6.35 台,较2021 年下降5.42%。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 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23 年第一季度银行电子支付业务量有所增长。一季度,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 675.84 亿笔,金额 831.82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3%和12.44%。
其中,网上支付业务 220.89 亿笔,同比下降 6.28%,金额 666.15 万亿元,同比增长13.84%;移动支付业务 412.84 亿笔,金额 144.60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4%和 9.90%;电话支付业务 0.54 亿笔,金额 2.42 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53%和 9.48%。一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665.01 亿笔、金额 84.66 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 11.97%、11.34%。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国内银行业平均离柜率持续上升,2022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 4506.44 亿笔;离柜交易总额达2375.89 万亿元;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 96.99%。离柜率快速提升和银行员工人数下降,一方面来自线上渠道的分流,另一方面来自新型智能设备(大额存取款机、对公智能柜台等)对网点柜面业务的迁移。未来银行前台变革的方向是“金融+场景”的智慧金融生态圈,银行网点智能化改造是一个千亿级新兴市场。
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按照全国 22.8 万个网点,每个网点改造费 100-200 万元预算进行计算,这是一个千亿级的新兴市场。银行网点数量虽小幅下滑,但连续四年数量没有较大变化,今后银行网点可能会向超大型或超小型发展,城市网点受制于成本,数量难以增加,而下沉地区数量会增加,数量减小的可能性小于增长。
因为未来几年,银行网点会发生比较大的转变,单一业务处理的网点会逐渐减少,能办理所有业务的综合性业务处理网点会成为主流,银行网点最有机会成为承载金融、政务、不动产和警务多种线下业务办理的综合性服务场所,银行网点的跨界服务甚至会取代更多其他业态服务网点。
5G 银行、无人银行成为银行网点发展趋势。2018 年4 月9 日,中国首家“无人银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九江路支行正式揭牌开业,这是广电运通提供的“AI+金融”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正式亮相,标志着从ATM生产制造型企业向“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成功转型。此次业内首推的“无人银行”,通过充分运用生物识别、语音识别、数据挖掘等最新金融智能科技成果,整合并融入机器人、VR、AR、人脸识别等前沿科技元素。
金融智能终端设备除了 ATM 外,还包括大额现金存取款机、智能柜台、智慧柜员机、现金票据一体机、对公设备、外币兑换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可替代人处理各类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之外,未来银行各类票据、包括个人存单票据类业务自动化办理及对公业务的全自动化迁移也会成为金融智能终端产品市场新的增长点。
以上大额现金柜台和对公自动化柜台,平均1 个网点需要 1.5 台以上,全国需要 20-30 万台以上。根据不同银行不同网点的改造需求,成本不同,有上亿金额的旗舰店改造,也有普通网点约100-200 万成本的改造。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2024-2030年中国银行IT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