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逆变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器件、结构件和辅助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IGBT、集成电路、传感器、印制电路板、电容、电感、压铸件、胶水等;产业链中游为储能逆变器生产环节,主要负责生产储能逆变器;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是储能集成系统。
新能源车和光伏逆变器作为IGBT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IGBT是电机控制器中最核心的元器件,其中新能源车和光伏是其主要应用领域。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IGBT的使用需求增长迅速。
2022年,产量和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97%和93%。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IGBT市场份额比重达39.7%,成为IGBT下游应用最大的市场。特别注意的是,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IGBT市场份额将接近49%。基于IGBT在光伏逆变器中的替换需求,IGBT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由于IGBT在光伏逆变器中的使用寿命通常为10-15年,而光伏组件的设计寿命长达25年,这表明在IGBT在每个光伏组件中至少存在一次更换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用IGBT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并以17.6%的速率扩张。
中国储能逆变器企业竞争激烈,受到下游需求放缓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2021年和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进而直接推动储能逆变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该期间,中国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分别攀升至15.5GW和40GW,同时中国储能逆变器企业的收入实现倍增。
然而,受欧洲库存叠加和低于预期的装机率影响,从2023年三季度起,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开始放缓,进而导致中国储能逆变器企业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储能逆变器上市厂商的经营状况呈现出分化态势。众多厂商面临着营收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的困境,仅有阳光电源和禾望电气两家企业依然保持营收及利润的同比增长。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原材料供应商。上游厂商包括珠海黎明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州鹏程电气有限公司、无锡市锦云电感器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上游说明:新能源车和光伏逆变器作为IGBT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IGBT是电机控制器中最核心的元器件,其中新能源车和光伏是其主要应用领域。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IGBT的使用需求增长迅速。
2022年,产量和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97%和93%。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IGBT市场份额比重达39.7%,成为IGBT下游应用最大的市场。特别注意的是,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IGBT市场份额将接近49%。基于IGBT在光伏逆变器中的替换需求,IGBT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由于IGBT在光伏逆变器中的使用寿命通常为10-15年,而光伏组件的设计寿命长达25年,这表明在IGBT在每个光伏组件中至少存在一次更换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用IGBT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并以17.6%的速率扩张。
由于印制电路板下游需求疲软,其市场规模增长放缓,同时中国印制电路板进口量大幅下降。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全球电子制造业放缓生产,导致印制电路板需求减少。2023年,中国印制电路板的市场规模为3,096.6亿元,较上年增长18.5亿元。
同年,中国印制电路板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分别为561.48亿元和1,232.4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1.3%和5.9%。这表明中国储能逆变器生产商需稳定印制电路板的购买渠道,但同时印制电路板进口量减少将有助于推进印制电路板国产化进程。
产业链中游
储能逆变器生产商。中游厂商包括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中游说明:中国储能逆变器企业竞争激烈,受到下游需求放缓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2021年和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进而直接推动储能逆变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该期间,中国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分别攀升至15.5GW和40GW,同时中国储能逆变器企业的收入实现倍增。
然而,受欧洲库存叠加和低于预期的装机率影响,从2023年三季度起,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开始放缓,进而导致中国储能逆变器企业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储能逆变器上市厂商的经营状况呈现出分化态势。众多厂商面临着营收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的困境,仅有阳光电源和禾望电气两家企业依然保持营收及利润的同比增长。中国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样,且各技术路径呈现不同优势。
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占比高达90.7%。压缩空气储能紧随其后,占比为1.9%。由于飞轮储能相对新兴,仅在新增装机中的占比为0.3%。值得关注的是,液流电池在新型储能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占比为3.5%。
然而,传统的铅蓄电池占比为0.8%,呈现下降趋势。从系统效率角度分析,飞轮储能的系统效率最高可达到95%;从循环寿命角度分析,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在循环寿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循环寿命可达20-30年;从度电成本角度分析,压缩空气储能的度电成本最低,仅为0.2元/度;从技术成熟角度分析,锂离子电池已处于商业化发展阶段。
可见,中国储能逆变器生产商需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元化技术布局,降低企业对单一技术的依赖,进而减少市场风险。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应用领域。
包括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源电力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下游说明:未来5G通信领域发展向好,将存在大量储能逆变器的需求。储能逆变器在5G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快速响应和调度,以及支持智能充电桩等方面。
截至2023年5月,中国累计建成284.4万个5G基站,拥有超过20.5亿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值得关注的是,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拥有10亿5G连接数的市场,且到2030年,预计中国的5G连接数将达16亿。这意味着在未来中国5G将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并成为储能逆变器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充电桩设备安装量增加,带动对储能逆变器的需求增加。储能逆变器不仅能将充电桩中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电动车充电使用,还可与充电桩中的蓄电池结合,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高效利用。截至2023年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859.6万台,同比增加65%。
2023年,中国公共充电桩的新增数量达92.9万台,同比增长42.7%。同时,随车配建的私人充电桩的新增数量达245.8万台,同比增长26.6%。不仅如此,中国已有约6,000个服务区具备充电服务能力,并提供约3万个充电停车位。可见,新能源充电桩生产商推动储能逆变器需求量增加。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2024-2030年中国储能逆变器行业市场态势及发展趋势综合研究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