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渗透率不断提升,助推软硬件迭代升级。2023 年 11 月 17 日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对搭载 L3/L4 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上路通行试点,《通知》首次明确了事故责任划分,进一步加快 L3+智驾技术的落地,推进自动驾驶产业化进程。
自动驾驶主要包含两个领域,整车企开发可以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 L2/L2+级)和基于 L4+级打造新的移动出行模式。
自动驾驶等级分为 L1-L5,以 L3 级别为分水岭,L1-L3 级别 ADAS 辅助驾驶,L4、L5级可实现无人驾驶。
目前国内智能汽车市场自动驾驶技术依旧停留在稳定 L2、冲击 L3 的阶段,规划到 2025年前 L2、L3 级销量占比超过 50%。L2+级别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3 年 1-12 月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 ADAS 交付 1238.06 万辆,搭载率继续攀升至 58.63%。其中,L2 级及以上前装标配交付 794.01 万辆,同比增长 36.97%。NOA 高阶智驾逐渐规模化普及,智驾方案的应用不断下探主力销量市场。
以城市 NOA 为代表 L2+功能搭载价位持续下行,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3 年乘用车前装标配 NOA 新车交付均价为 35.24 万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 4.51 万元。国内新能源品牌纷纷推进城市 NOA 量产落地进入规模化普及新阶段,华为、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带动智驾升级提速,供需良好循环,产业链端技术持续迭代,在车企相应车型规模效应的带动下成本逐渐降低,有利于车企推出更多低价位智驾车型带动消费者需求。
硬件端以线控制动为代表的智能底盘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智能驾驶在感知、决策和执行三方面重塑整车价值,车辆通过硬件设备感知周围环境,信息至软件系统决策分析并制定相应
的控制策略执行。高级别自动驾驶会对执行器的精度及冗余有更高的要求,线控制动不依赖制动踏板与助力结构之间的机械连接,可实现底盘与车身之间的解耦,更好的适配 L3 级别以上的智能驾驶方案。
线控制动系统主要分为电子液压线控系统(EHB)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其中 EHB 实现难度较低,是当前主流的线控制动产品。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3 年 1-6 月 EHB线控制动装配量接近 200 万台,同比+59%,装配率突破 21%,同比+4.92pct。
根据集成度的不同,EHB 分为 Two-box 和 One-box 两种解决方案,One-box 方案高度集成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等一些传统制动部件,具备集成度高、成本低、体积小的特点,安全冗余性也可满足当前快速进阶到 L3 级别智驾。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3 年 1-8 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 One-Box 线控制动方案交付 306.48 万辆,同比+77.27%,前装搭载率 23.75%;Two Box 线控制动方案交付 175.83 万辆,同比增长 16.34%,前装搭载率为 13.63%。近年外资供应商因芯片短缺问题导致产能不足,主机厂引入国内供应商的意愿增强,以伯特利、弗迪动力为代表的本土供应商正在快速突围,One-box 方案纷纷落地。
智能网联应用场景增加,突破单车智能阶段。L3+智驾技术的推进促进了网联化的发展,稳定的自动驾驶需要多场系的融合方案,智能网联应用场景增加。根据 ETAS 数据预测,到 2027年,预计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从 2023 年的 1.92 亿辆增加到 3.67 亿辆,其在新车销量中的份额占比将从 2023 年的 52%上升到 2028 年的 80%。
中国整车智能化发展当前处于单车智能快速发展期,单车智能通过摄像头和雷达等传感器可以有效保证个体性能,但并不能有效应对城市道路复杂情况,在极端天气下感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配备大量传感器来弥补感知信息差,导致单车成本增高。更高阶的智能驾驶仅仅依靠单车智能难以落地,对于智能驾驶的突破,单车智能需要通过网联化与人、车、路、云端进行智能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替代人来操作汽车。
智能网联化汽车升维更进一步,智能网联汽车在通过软硬件工程和人机交互实现一定智能化的基础上,与人工智能、5G、C-2X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加速融合,通过座舱域控制器和车联网帮助现代汽车实现驾舱智能化,弥补单车智能模式下的不足,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高效。
高阶智驾落地加速,5G 蜂窝和 C-V2X 进入新增长通道,网联融合辅助驾驶渗透率显著增长,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乘用车联网前装标配搭载量从 2018 年的不到 400万辆,增长至 2022 年的 1300 多万辆,渗透率由不到 20%提升至近 70%。智能网联汽车已成趋势,2023 年 1-12 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出口)车联网前装标配 1653.69 万辆,同比增长 23.55%,标配搭载率 78.31%;其中,前装标配 5G 车联网交付上险 173.73 万辆,同比增长 83.12%。
智能驾驶由场景定义转化为里程迭代 , 车企聚焦 AI 大模型。 BEV(Bird's EyeView)+Transformer 的技术变革,促进了智驾成本下降和体验提升,2024 年是 L3 级自动驾驶加速发展的重要拐点。里程数据是驱动智能驾驶迭代的核心,特斯拉 BEV+Transformer 的技术架构引领自动驾驶感知算法发展,特斯拉通过使用从每辆车收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来提高自动驾驶中物体识别的准确性。
自动驾驶软件平台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获得突破,AI 大模型的应用使自动驾驶算法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驱动自动驾驶向更高等级迈进,汽车行业正面临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 定义汽车”的新拐点。传统车企纷纷聚焦 AI 大模型,加快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长安汽车分别与华为、百度、腾讯在智能网联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广汽集团推出 AI 大模型平台,将率先落地智能语音交互场景;
奇瑞联手科大讯飞打造 AI 语音助手,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首搭星纪元 ES;长城汽车和吉利旗下亿咖通科技成为首批文心大模型智舱应用探索伙伴,部分功能有望在长城、领克、smart 等量产车型上率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