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被动式建筑定义、起源及发展现状
思瀚产业研究院 森鹰窗业    2024-05-29

(1)被动式建筑的定义及起源

被动式建筑是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该类建筑使用超厚的绝热材料和密封性极佳的门窗,主要通过建筑本身的构造做法达到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并利用太阳能和家电设备的散热为建筑内部提供热源,减少或不使用主动供应的能源。

被动式建筑是通过节能保温材料和施工手段达到节能目的的建筑,具体来看,高品质的被动式建筑专用门窗、外围护的隔热保暖、极佳的气密性、建筑设计无热桥、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构成了被动式建筑的五个关键要素,相对应的,其主要部件包括被动式门窗系统、外墙保温系统防水膜、断热桥锚栓、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等产品。

在被动式建筑中,墙体采用保温材料1《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是由住建部主管、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级一级建筑综合性刊物。

根据 2019 年住建部颁布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采用被动式设计的建筑包括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等,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零能耗是近零能耗建筑的高级表现形式。

超低能耗建筑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其建筑能耗水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零能耗建筑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同时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年产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的建筑。

热阻增大以后,窗的热损失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更大,因此高密封性的门窗成为被动式建筑构建的关键。

被动式建筑起源于德国,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节能建筑形式。1991 年,德国率先在达姆施达特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动式住宅。作为被动房先驱的德国,经过多年来对被动式建筑的不断探究与推广,现已成为被动房技术水平最高、被动房技术体系最成熟的国家,许多国家对其被动式建筑技术与标准体系进行学习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被动式建筑标准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欧盟等发达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积极制定了被动式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被动式建筑标准及相应技术体系。被动式建筑自德国诞生至今,经过欧洲各国政府的大力推行,现已成为欧洲地区主流的建筑类型。我国被动式建筑体系形成较晚,在技术水平与标准体系上与上述欧洲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被动式建筑以其健康、舒适、节能的特点,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类型的主流。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能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上行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在国内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从粗放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了到 2020 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要超过 50%的目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被动式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节能要求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

(2)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被动式建筑起步较晚,2007 年,中国住建部开始与德国能源署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展政策、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德国先进建筑节能技术,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为重点,建设了河北秦皇岛在水一方、黑龙江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等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首次实践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方案,成功地实现了国内被动式建筑零的突破。

此后,随着低碳化发展的概念逐渐深入各行各业,建筑业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也开始逐渐探索新的绿色化建造方式。被动式建筑以其健康、舒适、节能的特点,其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015 年 10 月,住建部出台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随后全国各地也陆续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直接推动了我国被动式建筑的蓬勃发展。

截至 2020 年8 月,我国各级政府共颁布被动式建筑鼓励政策 115 项,其中国家层面 13 项,2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6 个城市先后发布 102 项。截至 2020 年,全国共发布被动式建筑技术导则 9 项,设计、检测、评价标准 14 项。

随着政策体系与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被动式建筑从小范围示范向规模化建设方向发展,已经迈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截至 2019 年底,北京、河北、山东、浙江、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出现了 10 万平方米以上的被动式建筑社区,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共计约 700.49 万㎡,其中德国能源署直接参与实施的被动式建筑示范项目共计 41 个,其建筑面积达到 74.2 万㎡,分布于全国 12 个省市、4 个气候区。截至 2021 年末,中国共有 37 个项目获德国被动式房屋研究所(PHI)认定。

被动式建筑作为可实现的新一代建筑,其健康、舒适、节能的特点必将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得益于政策支持及技术发展,被动式建筑未来前景广阔,是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