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控制器行业概况
智能控制器作为电子设备、装置、仪器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集成自动控制、温控、微电子、电力电子、传感、通讯等多种技术,在各类终端产品中起到“神经中枢”的关键作用,从而让被控对象具有期望的性能或状态。
伴随物联网高速成长、终端产品日益智能化,智能控制器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暖通空调、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逐渐渗透到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健康护理等新兴应用场景,下游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另一方面,下游终端产品趋向联网化、复杂化、个性化,对智能控制器的功能诉求越来越丰富,促进了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进一步提升。
对于全球市场,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全球智能控制器的市场规模从 2015年的 12,275 亿美元,持续增长至 2022 年的 18,051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5.66%,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9,599 亿美元。
对于中国市场,凭借着国内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对智能控制器具备快速增长的需求。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中国智能控制器的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11,695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30,643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4.75%,高于全球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 2024 年有望达到 38,061 亿元。
目前,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智能建筑与家居、健康与护理等行业。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中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智能建筑及家居、健康及护理市场结构占比分别为 24%、16%、13%、11%及 4%。
2、智能控制器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特点
智能控制器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控制单元,是各类电子设备、系统的控制中枢。智能控制器一般以微处理控制器(MCU)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为核心,配合电子线路硬件、嵌入式计算机软件、塑胶五金结构件等若干组成部分,经过电子加工工艺,实现终端产品的特定功能要求。
智能控制器拥有众多细分应用市场,不同应用领域的智能控制器在产品结构、技术参数、物理形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制造工艺的重点、难点各有不同。智能控制器行业企业通常结合自身技术储备、渠道建设情况,服务特定领域形成专业化优势,而后不断拓展产品覆盖领域。
3、智能控制器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发展态势
(1)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
智能控制器作为各类设备、系统的控制中枢,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增长动能多元,市场容量巨大且增长稳健。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2022 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 18,051 亿美元,2017-2022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5.83%。
中国大陆是智能控制器的重要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根据 Frost & Sullivan统计,2022 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为 29,092.90 亿元,2017 年-2022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 12.42%。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在需求端,下游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智能控制器市场需求形成稳定支撑;在供给端,中国大陆已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广东省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产业集聚,产业处于从“做大”向“做强”转型的关键阶段。
(2)智能控制器市场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智能控制器由硬件元器件和软件算法组合构成,其中软件算法通常由下游客户根据智能控制器的功能需求自行定义,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芯片)、PCB、电阻/电容及其它原材料。因此智能控制器行业上游主要为上述硬件供应商,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新能源与储能、消费电子、智能电器、医疗电子等应用市场。
4、智能控制器下游市场需求展望
(1)汽车电子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推动下,汽车核心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控制等)、智能驾驶与娱乐系统(ADAS、全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智能座舱)、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等智能控制器使用场景不断拓展,单车电子系统渗透率不断提高,并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汽车电子行业对智能控制器的需求潜力未来将得到进一步释放。2022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为 2,949.4 亿美元,至 2027 年预计将达到 4,156.0 亿美元,预测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7.10%(Statista 数据)。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规模近年来亦保持稳定增长,2022 年市场规模约 9,783 亿元,2017-2022 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 13.2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同时,在政策助力、技术驱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单车汽车电子占比将不断提升。根据赛迪数据,预计 2025 年,所有车型中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有望达到 60%。
(2)新能源与储能新能源市场
主要包括动力电源、电池储能等细分市场,智能控制器主要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桩电源管理等环节。近年来在“双碳”经济蓬勃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动力电源和电池储能两大细分市场均快速成长,对智能控制器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使用电池组供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桩电源管理成为智能控制器的全新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与潜力巨大。智能控制器主流厂商纷纷发力进入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部分头部厂商成为整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智能控制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自 2014-2017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 56.31%,自 2018 年产销量均突破 100 万台,年度产销量均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预计 2023 年末,全球轻混及以上电动车渗透率将突破 25%,至 2027 有望超过 50%(IHS Markit)。得益于新能源发电、电池储能等基础技术不断突破,电池储能成为电力能源的新兴细分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
以便携式储能为例,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报告数据,全球便携式储能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由 2016 年的 0.6 亿元快速提升至 2020 年的 42.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90.28%,预计到 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882.3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还将维持 65.72%,便携储能行业将继续维持快速增长趋势。电池储能设备所使用的 BMS、电压转换等控制模块需求也相应保持快速增长。
(3)消费电子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已迈入国际领先行列。但是消费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疲软,各细分市场规模增长放缓,部分主要市场 2022 年度出现下滑。2022 年 TWS 耳机出货量为 2.88 亿台,较 2021年下降约 1.74%(Canalys,2023)。长期而言,随着通信及电子技术进步,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将促进市场转型升级,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4)智能家居
IoT、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支撑传统家居解决方案不断向智能化方向进化,智能硬件不断创新,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向系统智能升级,基于一体化连接的设备组网形成雏形,未来“全屋智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宏观经济走弱的背景下,近年来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及出货量增幅有所放缓,2022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估约 6,552 亿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预计约 2.4 亿台,同比持平微涨(IDC)。
2023 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回暖节奏尚不明确,智能家居市场仍将处于低位调整期。但是,中国大陆市场中小米、华为、OPPO、VIVO 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综合品牌 IoT 生态不断完善,科沃斯、石头科技等众多单品冠军也不断巩固自身在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智能物联在家庭生活场景深化应用的趋势将支撑行业长期增长的逻辑,2022 年至 2026 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保持年均 12.91%增长率,至 2026 年出货量达到 3.90 亿台(IDC,2023)。
5、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及国内市场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新技术提供底层支持,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动,终端领域的转型升级,本文主要针对的冷链智能控制细分行业分析。
(1)物联网技术推动行业附加值增加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变革和趋势,通过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及建筑等各种物体中,达到“万物互联”。智能控制器作为其中的基础物件,渗透进入各行各业中。为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迭代,智能家居、汽车和工业设备等行业内企业不断推出各类智能化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升级趋势明显,终端产品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包括感知类、测试类以及通信和图像采集等新型功能,下游厂商对产品功能需求趋向复杂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推动产品单价和附加值提升,需求量和价格均有望上涨。
以冷链物流领域为例,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提供的可靠和精简的信息将有助于转变冷链物流现状。为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全程的可视化监控和溯源,跟踪温度、气候和湿度等关键指标,物流企业需要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器监测各种食品和商品的温度,形成可供数据分析的信息流,以供企业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2)产业转移和专业化分工扩大
行业规模我国凭借智能家居及电动工具等消费端产品的较好的定制化研发、批量生产交付、快速响应等特性,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攀升。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本土智能控制器企业发展机遇良好,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集群,国内主要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海外收入规模持续快速成长。
同时,为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越来越多终端厂商将智能控制器外包生产。在智能家居行业细分领域方面,海外大型家电企业已经全部将智能控制器外包生产,形成专业化分工格局,自身主打品牌战略。国内家电企业未来也采用类似发展路径,逐步提升智能控制器外包的比例,进而推动整个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
(3)下游产业推动渗透率提升
根据灼识咨询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早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渗透率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冷链运输市场中,冷藏车温度在线监控率低于 50%;冷库存储市场中,冷库温度在线监控率低于 30%;终端展示市场上,门店冷柜在线监控率低于 1%。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食品生鲜行业由于冷链控制系统发展不足导致农产品破损率高出 10%以上。此外,冷链物流行业的高成长潜力和产业转型升级将推动温度控制器等智能器件渗透率的提升。
① 生命科学及医药冷链市场成长潜力大
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智能信息化建设目前无法满足现代医药冷链的实际需求,主要缺口在于温度的控制失当导致药品分解、挥发、酸败及潮解等变化,进而失效。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中国药品冷链的覆盖能力仅为 10%左右,药品的质量问题中有近 20%与冷链物流相关。由此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 2020 年发布了《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冷链药品在收货、验收、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应进行温度监控。医药冷链下游细分市场包括生物制剂、疫苗、血液制品等,附加值较高,趋严的监管环境和日益增长的下游需求不断推动冷链全产业链监测市场发展,势必引起温度控制产品在医疗冷链行业加速普及。
② 智能化技术深化绿色冷链产业改革
制冷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冷链行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随着“碳达峰”及“碳中和”等节能减排的政策逐步铺开与落地,更多冷链物流企业将绿色环保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在冷链运输中,环境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冷链断链,提升运输物质的腐损率,从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而温度过高将导致制冷剂的大量消耗,并增加耗电量。为达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运输目标,冷链温控系统智能化、精密化、灵敏化将成为新趋势。
在 2023 年初,已有物联网企业与头部冷链物流企业达成合作,通过智能化手段和物联网解决方案,用电量节省 35%。未来,在碳中和政策的协同下,智能温度控制产品将会渗透到更多冷链物流企业供应链中。
6、智能控制器行业经营模式
智能控制器行业内制造企业主要有 OEM、ODM、JDM 三种经营模式。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指终端设备企业自行进行设计,而委托智能控制器厂商提供产品加工及制造服务。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指智能控制器厂商自主研发、设计并制造相应的产品,并提供技术服务,以满足终端设备企业产品的功能要求。
JDM(Joint Design Manufacturer):即联合设计制造管理模式,指智能控制器厂商与终端设备企业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主动参与终端产品的方案设计、联合开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率提升。通常只有智能控制器产品供应商在技术实力上达到一定水平、合作信任度较高之后,终端设备企业才会采用 JDM合作形式。
在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初期,行业经营模式以 OEM 模式为主;随着专业化分工发展以及智能控制器产品企业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行业经营模式逐步向ODM 业务模式转型,智能控制器企业的专业能力及市场地位不断提升。行业内大多数中小企业当前正处于由 OEM 向 ODM 的业务模式转型期,部分优质企业通过增强技术实力、提高制造水平而率先完成业务模式转型,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近年来,随着智能控制器领域相关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具备突出技术实力、高端制造能力的智能控制器企业进一步打破常规单向接收、配套研发的被动化服务模式,一方面主动参与下游整机客户的产品设计、联合开发,另一方面依托在细分控制领域技术突破、自主创新,反向推动下游终端设备企业的产品线升级、革新及多元化,从而形成了主导性更强、附加值更高的 JDM 业务模式,取得行业领先的利润水平。
第一章 2019-2023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相关定义
二、智能控制器特点分析
三、智能控制器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智能控制器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智能控制器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智能控制器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智能控制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智能控制器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智能控制器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2019-2023年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智能控制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4-2029年世界智能控制器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4-2029年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三、主要行业标准
第四节 政策环境对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和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六章 2019-2023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七章 2019-2023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SWOT分析
一、SOW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八章 2019-2023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智能控制器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智能控制器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平均价格趋势分析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平均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3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智能控制器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节 2024-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预测
第十一章 智能控制器行业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 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二章 2024-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三章 2024-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进入壁垒与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智能控制器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智能控制器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智能控制器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节 智能控制器行业风险分析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风险
三、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风险
四、智能控制器行业其他风险
第三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十四章 2024-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智能控制器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产品策略
二、智能控制器行业定价策略
三、智能控制器行业渠道策略
四、智能控制器行业促销策略
第四节 思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