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概况
1984 年我国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产业园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各级开发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走出了一条以园区为载体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在政策、经济发展需求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园区开发快速发展。中国开发区网信息显示,截至 2023 年末,全国共有 178 家国家高新区、230 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 年,178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 18 万亿元,约占全国 GDP 的 14%,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从园区收益的来源看,目前中国园区开发产生的收益主要包括:传统业务(比如土地开发收益、房地产开发收益等)、增值业务(比如园区运营管理收益、生活配套服务等)、产业孵化及金融运作(比如房地产资本化运作、产业投资及孵化等)。除此之外,因园区开发过程中受惠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从而它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收入、税收减免等也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
(2)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2017 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 号),开发区已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意见,支持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软硬件环境,加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鼓励东部地区开发区输出品牌、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按照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市场导向、利益共享的原则,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共建开发区。根据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 2017 年 2 月 15 日在有关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国家自创区、高新区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强力支撑,对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牵引能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依托实力较强国家高新区建设的 17 家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大推进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建设力度。
一是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按照“东转西进”的布局设想,继续优化国家自创区布局。
二是以升促建,指导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强化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作用。
三是加强高新区分类建设、分类指导。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着力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在产业资源集聚的过程中,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业态蓬勃发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趋势四: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