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游戏智能操控设备
游戏操控设备是游戏玩家的刚需产品,不同游戏载体需要配置不同的操控设备,如主机游戏的传统控制器是游戏手柄,PC 游戏的传统控制器是键盘和鼠标,VR 和 AR 游戏需要配置 VR和 AR 设备。
游戏手柄是最常见的电子游戏机智能操控设备之一,通过操纵其按钮,实现对游戏虚拟角色的控制。游戏手柄的标准配置是由任天堂确立及实现的,它包括控制方向的十字键,控制动作的 ABXY 功能键(亦有硬件生产商使用不同方法标记,但排列分布大体相同),HOME 菜单键三种控制按键。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玩家要求的提高,标准配置外出现了板机按键、类比摇杆、震动包等多样按键实现力回馈和震动等效果。
历经了近半个世纪外形设计、按键布局的演变进化,手柄已发展成为最符合人体工学的游戏操控设备。对于主机游戏来说,玩家每购买一台游戏主机,主机厂商都会配备一套准化的游戏手柄来作为游戏主机的配套硬件。在主机厂配备的标准化手柄之外,还存在巨大的第三方授权手柄市场,即由原主机厂商授权的第三方游戏手柄市场。
随着玩家对多人游戏的需求上升,手柄市场需要额外的补充;同时,随着游戏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的玩法和内容日新月异,游戏的升级或不同类型的游戏需要不同功能设置的游戏手柄来实现其玩法;并且,游戏爱好者通常有不同的游戏习惯和操作需求,导致产生非标准化手柄的需求。
第三方授权游戏手柄由游戏品牌商通过其自有品牌面向市场销售,知名品牌包括 Power A、TURTLE BEACH、Nacon、PDP、Razer 等,凭借出众的外观设计、特殊的游戏主题定制功能和自定义编程按钮满足了众多玩家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游戏手柄作为与游戏载体设备配套使用的智能操控设备,随着游戏形态的多样化发展而不断拓宽应用场景,从最初的主机游戏手柄,到后来可以连接 PC、移动设备、智能电视的游戏手柄,到如今的云游戏手柄,每一轮技术的革新与游戏形态的扩容,都刺激着整个游戏手柄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游戏软件厂商也在不断推出操作更丰富的游戏,为手柄提供更好的内容支持和发展机会。
根据 QY Research 的统计数据,2023 年全球游戏手柄市场销售额达到 312 亿元,预计2030 年将达到 67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1.7%。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游戏玩家对游戏体验感有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控制器,越来越多的游戏软件需要配置特殊的操控设备,如赛车类游戏中配置游戏方向盘来模拟真实开车效果;在射击类游戏里,玩家可以配置游戏体感枪来模拟真实射击体验。
在《巫师 3》中,玩家可以选择由法国 VR 厂商发布的 3D Rudder“脚柄”来用脚控制 VR 游戏角色移动,在《健身环大冒险》中,需要配置体感健身环来进行游戏等等。大多数消费电子设备都经历了从有线到无线的过程,随着 WIFI、蓝牙、红外等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化产品延时性及功耗进一步降低,其可靠性和体验感逐步接近有线连接,并凭借其“零束缚”的便捷性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无线设备需要充电,连接稳定性弱于有线设备,有线连接的低门槛技术优势以及成熟、低延迟的体验优势仍然使其作为无线设备的补充,维持着自己的市场。
2、相关配件
不同于注重音乐品质和高保真还原度的音乐耳机,游戏耳机专门为游戏玩家定制,比较注重游戏脚步、枪声等声场的定位以及即时的游戏体验。如在游戏《绝地求生》中,玩家需要通过脚步声、树叶声等判断敌人的位置,进而决定游戏角色躲避或追击的时机。游戏耳机更注重低频,具有良好的听音辨位功能。
同时,为了更好的支持游戏中的语音通话功能,游戏耳机带有麦克风通话装置,且灵敏度较高。从外观上看,游戏耳机通过宽厚的头带,和包裹性耳罩来实现降噪功能,并搭配酷炫灯光设计,增强游戏玩家的沉浸式体验。游戏耳机如今已成为游戏体验上的重要一环,是电竞玩家享受游戏的必需品,游戏耳机也随电竞行业的快速扩张而蓬勃发展。
根据 QY Research 的统计数据,2023 年全球游戏耳机市场销售额达到 147 亿元,预计 2030年将达到 24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7.5%。
随着电子游戏智能操控设备及配件逐渐无线化,为解决其充电问题,配套充电设备市场应运而生。以无线游戏手柄为例,游戏手柄可通过电池、充电线和手柄专用充电座三种方式进行充电。手柄专用充电座具有外形美观,一座多充的特点,可以满足玩家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手柄需求,成为周边配件市场的热点之一。
此外,为了保护智能操控设备及配件不受磨损,方便携带,部分玩家还会为之配置保护壳套收纳包。随着玩家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游戏主题授权的周边配件产品收到追捧。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