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干散货贸易量有望持续增长
干散货贸易与宏观经济有着较高的关联性,需求波动与全球经济周期正相关。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态势对干散货航运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降低,全球经济逐步企稳,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有望继续攀升。
2024 年 1 月,联合国发布的《2024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将在 2024 年增长 2.40%。根据 Clarksons 发布的《航运市场总结与展望—2023 年》,2023 年全球海运贸易量为 124 亿吨,同比增长 3.00%,并预计 2024 年全球海运贸易量预计增长 1.61%,其中干散货贸易量受到中国需求复苏的支撑,是全球海运贸易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比增长 4.3%。
此外,鉴于近年来全球干散货运力增长减缓,同时受绿色转型等相关政策的影响,在限制新船订单的同时,老旧船舶拆解加快,运力整体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供需形势有望改善,干散货市场整体将进入上行周期。
2、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全球市场干散货船舶的运力较为分散,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经营管理能力较低,导致货源、航线分散,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在我国致力于建设交通强国、海运强国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干散货航运企业通过不断升级船舶管理信息化手段以及持续积累管理经验,积极提升运力规模,推动行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并逐步将业务范围由境内沿海航线扩展至全球航线。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运力规模较小、管理能力较差、专业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市场份额将持续向承接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企业靠拢。
3、船舶大型化发展
干散货船舶的大型化源于全球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下干散货贸易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船舶平均吨位的增长和大吨位船舶比重的提升。根据头豹研究院和Clarksons 数据,1952 年全球散货船平均载重吨位为 3.58 万吨,2001 年为 5.12 万吨,至 2019 年,全球好望角型干散货船的平均载重吨已达 19.7 万吨、巴拿马型的平均载重吨达 8.09 万吨、大灵便型达 5.63 万吨、灵便型达 2.81 万吨。
20 世纪 80年代初好望角型及巴拿马型船约占 20%,而 90 年代已超过 30%,截至 2020 年末这一数值已接近 60%。船舶大型化可有效迎合航运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诉求,促使运输成本的降低,同时大型化使船舶单位运输能力的建造价格和运输能源消耗有显著下降,并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顺应了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4、绿色航运成为趋势
低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广泛共识,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航运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乃至零碳排放将是行业的大势所趋。2023 年 1 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防污公约》)附则 VI 修正案中的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CII)及评级强制生效,以敦促船舶公司在短期内提高能源效率,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年 7 月,IMO 通过《2023 年 IMO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确立了到 2030 年,零/近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使用占比至少达到 5%,并力争达到 10%;2050 年前后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2024 年 1 月,将航运业纳入欧盟(EU)排放交易体系(ETS)的立法正式生效,经营抵达/离开欧盟航线以及欧盟区域内航线的航运公司需要就特定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购买并缴纳碳配额。
新法规的执行意味着船舶公司运营的合规成本将增加,而这笔费用最终将以一种称为“排放附加费”的独立附加费的形式传递给托运人。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了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我国同样一直高度重视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2017 年 11 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指出,到 2020 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学、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交通重点领域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到 2035 年,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绿色交通发展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要求,有效支撑国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021 年 5 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海事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提升船舶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加强船舶排放控制和监测监管,开展绿色船舶和清洁能源新技术应用研究,引导船舶使用清洁、绿色、低碳能源,推进制度性、技术性减排。国务院在 2021 年 10 月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我国要布局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
2022 年 1 月,交通运输部在印发的《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水运行业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水运服务效率。根据专业航运咨询公司 Vessels Value 最新数据,全球现役散货船船队中仅有10%的船舶符合 EEDI/EEXI 法规,分船型来看,Supramax、Handymax、Handysize合规率分别仅为 1.1%、3.1%、5.1%。
根据 Clarksons 发布的《绿色环保发展与展望》以及《航运市场总结与展望》,截至 2022 年 12 月初,以总吨计,中国船东船队中,Eco Modern 节能型船舶占比达 31.00%,安装脱硫装置的船舶占比 18.00%,替代燃料船舶占比为 1.60%;截至 2023 年末,中国船厂的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所有替代燃料船舶订单的比例突破 50%。当前全球及我国距离既定的减排目标乃至最终实现零排放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将倒逼海运公司进行适应性调整。
5、航运产业向智能化发展
在大数据、物联网、5G 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航运产业与新兴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近年来,航运企业在智能航运领域逐步进行尝试,例如卫星导航、船舶管理、自动报关、船货追踪搜索、应急救援等相关系统正逐步在航运领域得到应用。
目前我国航运企业在信息化普及和智能化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科技等先进技术的日趋成熟,其与传统航运在安全监管、运行服务、船舶管理、港口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运用存在广阔的想象空间。智能航运将深刻地影响着航运的组织和模式,最终将显著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管理、营运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助力实现安全、绿色、高效航运。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干散货运输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