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如WC、TaC、T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如Co、Fe、Ni)粉末为烧结粘结相,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合金材料。
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弯强度和韧性、耐热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尤其在500℃的高温下仍能保持高硬度,在1000℃时仍有较高的硬度。
(1)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硬质合金工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硬质合金产业经过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支持与几十年来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通过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逐步形成了生产、研发、贸易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设立阶段。从建国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启了硬质合金工业化之路,通过设立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原 601 厂)、天津市硬质合金工具厂、北方工具厂硬质合金分厂、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原 764 厂)等二十余家硬质合金企业,基本能够满足计划经济时代国民经济对硬质合金的需求;
第二阶段:发展探索阶段。从改革开放以来至 20 世纪末,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品质、质量性能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民营硬质合金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与国有硬质合金企业以及全球知名硬质合金厂商在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同台竞争,并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行业产能接近万吨;
第三阶段:全球输出阶段。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硬质合金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行业“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联合攻关”等方式的促进下,大大提高了我国硬质合金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我国硬质合金产品国际竞争力随之不断提升,产品远销全球各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现已成为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的国家。
(2)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及销售收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各领域持续向好,以及国内外对于硬质合金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硬质合金的产销量保持上升趋势;同时,在如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半导体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行业内具有研发创新优势的企业根据终端应用需求,不断开拓硬质合金产品的应用边界,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2012 年的 22,500 吨增至 2023 年的 53,000 吨,复合增长率达到 7.4%,体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及销售收入不断提升主要取决于:一方面,行业技术和品质持续提升,国产硬质合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客户群体逐渐多样化;此外,我国蕴藏的丰富的钨矿对硬质合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3 年,中国的钨矿储量占全球的 52%左右。
2)我国硬质合金出口规模
随着全球硬质合金产业规模的提升而不断提升随着硬质合金产品在全球制造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其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智研咨询的统计数据,从 2014 年的 6.79 万吨增至 2022 年的 12.05 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 7.43%。作为全球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国,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我国硬质合金产品产量占全球的比例也从 2014 年的 39.76%上升至 2022 年的 41.91%。
近年来,随着我国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出口的产品结构也逐渐从资源基础类产品升级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产品。从中国钨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原料级钨品的出口数量从 2017 年的 26,452 吨降至 2022 年的 22,246 吨,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硬质合金产品出口量从 2017 年的 6,416 吨增至 2022 年的 8,900 吨,体现出我国硬质合金行业通过多年来的引进吸收、自主创新、资源整合、优化重组,行业内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材料开发、工艺装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全球硬质合金产业链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
(3)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正在发生不断调整,“十四五”期间,汽车、3C 产品、高端装备、能源开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海洋船舶和新能源等应用领域对硬质合金等基础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1)下游产业的快速增长为硬质合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硬质合金在工业领域主要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凿岩工具、耐磨工具、棒材等制品,伴随终端应用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带动了硬质合金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全球第一,而随着金属及木材加工、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的技术升级和环保观念的不断增强,新兴工具在传统行业的使用量持续增长,对硬质合金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硬质合金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的深入,硬质合金产品逐步在 3C 产品、医疗器械、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应用半径,共同推进了硬质合金的市场容量的持续增长。
2)制造装备及加工技术创新升级促进硬质合金产品向高附加值拓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新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硬质合金产品所需性能和生产工艺趋于复杂,促使硬质合金制造厂商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和经营特点不断向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端延伸。从行业竞争格局上看,我国目前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硬质合金产品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口依赖,中高端硬质合金市场尚有较大空间。
随着 3C 产品、高端装备、5G 等前沿技术在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应用,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实验室等科技平台,推动硬质合金生产商加大技术改造,向纳米级硬质合金材料、无粘结相硬质合金材料、PCD 复合片等研究方向迈进,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3)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推行清洁化生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硬质合金产业的发展与有色矿产资源行业密切相关,循环经济和再生回收技术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为缓解钨资源稀缺所带来的压力,行业内积极开展钨的回收再利用,对废旧合金进行回收纯化、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再利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4)行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内企业面临发展机遇期
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材料行业起步早、技术实力雄厚、产品系列丰富、体系成熟等特点,我国硬质合金在高端产品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提升国内硬质合金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及各类中高端硬质合金产品自给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并持续推进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及重组,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全球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针对一系列重点关键领域,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创新,在原料生产、硬质材料的产品和材质开发、工艺和装备应用、废旧合金的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凭借国内硬质合金生产企业技术的提升、性价比优势及客户黏性,国产硬质合金已开始向高端市场延伸,并逐步加速高端硬质合金产品的国产化进程。
(4)行业竞争格局
为提升高端硬质合金产品的自给率,避免基础材料领域受制于人,“十四五”期间,国家积极推动创新技术发展,推动硬质合金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通过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全力推动我国硬质合金产品制造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硬质合金生产企业正逐渐加大高品质、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制造力度。未来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销售渠道及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鉴于硬质合金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近年来,吸引了部分新企业进入该行业,但新进入者面临技术瓶颈、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客户基础、营销渠道及人才储备等诸多壁垒,难以在短期内理顺各方面关系。因此,目前国内硬质合金市场仍由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少部分优质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2023 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前十大厂商的产量合计占全国硬质合金产量的比例超过 50%。
整体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在研发投入、工艺水平等方面与国际一流硬质合金厂商,如肯纳金属集团等存在差距,因此,国内的高端硬质合金产品需求,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口。
从地域来看,境内硬质合金产能集中分布于湖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主要基于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从资源导向来看,我国钨矿较为集中分布于湖南、江西等区域,在该区域内的企业,靠近原料产地,具有原材料采购优势,如中钨高新、章源钨业、欧科亿等企业;从市场导向来看,一方面,国内硬质合金行业下游客户——刀具及工具等终端制品厂商相对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另一方面,从出口的角度看,东南沿海地区具有天然的海运优势,因此,硬质合金制造企业也较多分布于江苏、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如厦门钨业、长鹰硬科、新锐股份、翔鹭钨业等企业。
此外,行业内部分企业,将总部设在华东地区以实时了解市场动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将原料生产型子公司设在湘赣等地以获取原料采购优势,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境外规模较大的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由于具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在资金、技术、产品以及市场方面拥有长期的积累,一般会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肯纳金属为代表的部分企业,自身的硬质合金产能主要用于配套生产刀具等下游产品,以保障生产链条的完整性和供应的可靠性;以春保森拉天时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在拓展下游刀具领域的同时,也在上游钨矿业务等方面有所布局,其硬质合金产能在满足自身刀具等产品生产需求的基础上,部分实现对外销售。
综上,境内外主要企业基于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历史,形成了各自的业务结构和比较优势。整体来看,在目前国际贸易环境及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可控政策的背景下,随着国内具有实力的硬质合金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有望持续提高。
第一章 硬质合金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硬质合金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硬质合金定义
二、硬质合金分类
三、硬质合金用途
第二节 硬质合金相关知识
一、硬质合金优点
二、硬质合金硬度检测
三、硬质合金材料性质
四、硬质合金性质特点
五、硬质合金制作过程
六、硬质合金型号对比
第三节 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准入壁垒
一、产品质量壁垒
二、技术壁垒
三、人才壁垒
四、政策壁垒
五、品牌壁垒
六、资金壁垒
第四节 硬质合金行业基本特性分析
一、硬质合金行业的周期性
二、硬质合金行业的区域性
三、硬质合金行业的季节性
第二章 硬质合金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 硬质合金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三、硬质合金行业相关标准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1、《有色金属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有色金属产品质量基础能力提升规划(2017—2020)》
3、新材料行业“十四五”规划
4、钢铁行业“十四五”规划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下游的影响分析
1、宏观经济对切削刀具行业影响
2、宏观经济对矿山机械行业影响
3、宏观经济对模具制造行业影响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硬质合金产业社会环境
1、人口环境
2、生态环境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硬质合金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硬质合金技术分析
二、硬质合金行业专利统计分析
三、硬质合金技术发展水平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硬质合金行业发展与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国际硬质合金行业发展分析
一、国际硬质合金行业发展状况
二、国际硬质合金行业产量规模
三、国际硬质合金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重点国家(地区)硬质合金行业发展分析
一、欧美
二、日本
第三节 国际硬质合金重点企业分析
一、瑞典山特维克集团(sandvik)
二、美国肯纳金属公司(kennametal)
三、以色列伊斯卡公司(iscar)
第四章 我国硬质合金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阶段
1、起步设立阶段
2、发展探索阶段
3、全球输出阶段
二、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硬质合金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品及原材料进口、自有比例
二、国内产品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分布
三、原材料产能情况分析
四、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供给情况
第三节 我国硬质合金市场需求分析
一、我国硬质合金行业需求情况
二、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
第四节 我国硬质合金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硬质合金市场定价机制组成
二、硬质合金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三、硬质合金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第五节 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存在的问题
1、无序竞争严重
2、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低
3、合金生产与工具生产脱节
4、产业经济效益低下
5、产品档次亟待提高
二、硬质合金行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1、推行硬质合金生产准入制度
2、规范钨品营销中的商贸行为
3、国家应从资金、政策和资源方面支持
第五章 硬质合金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 硬质合金所属行业进出口综述
第二节 硬质合金所属行业出口市场分析
一、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二、行业出口去向分析
第三节 硬质合金所属行业进口市场分析
一、行业进口整体情况
二、行业进口来源分析
第四节 中国硬质合金所属行业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第六章 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上游相关市场分析
第一节 钨矿的开发利用情况
一、钨矿资源分布状况
1、全球钨矿资源分布状况
2、国内钨矿资源分布状况
二、钨矿开发利用现状
1、钨矿生产情况
2、钨矿消费情况
三、钨矿出口情况
四、钨矿价格走势
五、硬质合金钨消费分析
第二节 钨冶炼产品市场分析
一、仲钨酸铵市场分析
1、仲钨酸铵应用领域分析
2、仲钨酸铵市场供需分析
3、仲钨酸铵市场走势分析
二、氧化钨市场分析
1、氧化钨应用领域分析
2、氧化钨市场供需分析
3、氧化钨市场走势分析
三、钨粉市场分析
1、钨粉应用领域分析
2、钨粉市场供需分析
3、钨粉市场价格走势
四、碳化钨市场分析
1、碳化钨应用领域分析
2、碳化钨市场价格走势
五、钨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2、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增长
3、国内控制供应
4、出口政策调整
5、钨工业产能扩大
6、环保、安全投入加大
第三节 钴市场运行情况
一、钴市场供给情况
二、钴市场消费情况
三、钴出口市场情况
四、钴市场价格走势
五、硬质合金钴消费分析
六、钴产品发展前景
第四节 上游原材料对硬质合金行业影响分析
第七章 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下游需求行业运营分析
第一节 硬质合金需求结构分析
第二节 切削刀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切削刀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切削刀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切削刀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切削刀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三节 凿岩工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凿岩工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凿岩工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凿岩工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凿岩工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四节 采掘工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采掘工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采掘工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采掘工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采掘工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五节 钻探工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钻探工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钻探工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钻探工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钻探工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六节 测量量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测量量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测量量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测量量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测量量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七节 耐磨零件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耐磨零件行业发展现状
二、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耐磨零件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八节 金属模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金属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金属模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金属模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金属模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九节 汽缸衬里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汽缸衬里行业发展现状
二、汽缸衬里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汽缸衬里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汽缸衬里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十节 精密轴承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精密轴承行业发展现状
二、精密轴承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精密轴承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精密轴承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十一节 五金模具行业硬质合金需求
一、五金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二、五金模具用硬质合金型号分析
三、五金模具用硬质合金需求现状分析
四、硬质合金在五金模具行业的前景分析
第十二节 下游产业对硬质合金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八章 硬质合金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及变化
一、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二、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三、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华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环境
二、华北地区硬质合金发展情况分析
三、华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前景
第三节 华东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环境
二、华东地区硬质合金发展情况分析
三、华东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前景
第四节 华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环境
二、华南地区硬质合金发展情况分析
三、华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前景
第五节 华中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环境
二、华中地区硬质合金发展情况分析
三、华中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前景
第六节 东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环境
二、东北地区硬质合金发展情况分析
三、东北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前景
第七节 西部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分析
一、西部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环境
二、西部地区硬质合金发展情况分析
三、西部地区硬质合金市场发展前景
第九章 2025-2030年硬质合金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第一节 硬质合金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国内外硬质合金竞争分析
二、硬质合金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三、硬质合金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硬质合金行业swot分析
1、优势(s)
2、劣势(w)
3、机会(o)
4、威胁(t)
第三节 硬质合金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开发高附加值深加产品
二、提高行业集中度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五、建设“两型”硬质合金工业
第十章 硬质合金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硬质合金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一、硬质合金企业主要类型
二、硬质合金企业资本运作分析
三、硬质合金企业创新及品牌建设
四、硬质合金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中国领先硬质合金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一、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技术实力分析
3、企业营销网络分析
4、企业经营发展分析
二、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品种优势分析
3、企业营销网络分析
4、企业技术实力分析
三、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四、崇义章 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3、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4、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五、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技术水平分析
3、企业生产设备分析
4、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硬质合金行业风险分析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硬质合金行业风险要素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技术风险
三、供求风险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五、关联产业风险
六、产品结构风险
七、竞争风险
八、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九、其他风险
第二节 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一、国内经济增长因素
二、下游需求因素
三、关联产业推动因素
四、进口替代效应及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双重因素
五、国家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优势
六、产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节 硬质合金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一、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落后
二、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
三、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强
第四节 2025-2030年硬质合金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1、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2、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3、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4、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5、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二、2025-2030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预测
三、2025-2030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需求预测
四、2025-2030年硬质合金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五、2025-2030年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六、2025-2030年硬质合金细分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中国硬质合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 硬质合金行业研究结论及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硬质合金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硬质合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图表目录
图表:硬质合金分类
图表:硬质合金分主要用途
图表:各国硬质合金牌号近似对照
图表:硬质合金行业相关法规
图表:行业相关政策
图表:硬质合金行业相关标准
图表:我国钢铁产业政策
图表:硬质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图表:2022-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相关专利数量趋势图
图表:2022-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相关部分申请人专利分布分析
图表:2022-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申请人专利类型分布分析
图表:各类硬质合金制品
图表:2022-2024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走势
图表:2025-2030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预测
图表:国际硬质合金行业发展趋势
图表:2022-2024年美国硬质合金进出口数据分析
图表:2022-2024年欧盟硬质合金进出口数据分析
图表:2022-2024年日本硬质合金进出口数据分析
图表:硬质合金产业发展历程
图表:硬质合金分类——wc晶粒分类标准
图表:硬质合金产品应用领域分析
图表:2022-2024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销售收入走势
图表:2022-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进口产品占比走势
图表:2022-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品产量走势
图表:2020-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占比全球产量比重情况
图表:2022-2024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供需情况
图表:2022-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品需求量走势
图表:2022-2024年我国硬质合金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硬质合金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