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投资

思瀚发布《中国充电模块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发展建议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2-27

充电模块指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实现整流、隔离、滤波等功率变换的基本单元。

充电模块的市场空间与直流充电设备的市场空间呈正相关关系,而直流充电桩的市场空间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密切相关。

(1)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行业简介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电动汽车,下同)及燃料电池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主,燃料电池汽车相对较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实现补能。其中,充电模式主要包括交流慢充、直流快充和无线充电。

①充电模式

充电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充电桩充电完成补能。按照不同的充电技术分类,充电模式可分为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

交流充电又称“慢充”,即充电桩输入电动汽车交流电,由电动汽车通过车载充电机(OBC)将电网的交流电进行变压和整流,转换为直流电后对动力电池充电。与直流充电相比,交流充电受车载充电机(OBC)功率限制,一般功率小、充电慢。交流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起到配电和计费的作用,对电网改造要求低,结构较为简单,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易于安装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居民社区、公共停车场、购物中心等应用场景。

直流充电又称“快充”,即将电网输入的交流电通过直流充电桩内置的充电模块变压整流为直流电,再通过充电枪输入给电动汽车内部的动力电池。与交流充电相比,直流充电一般具有功率高、充电快的特点,技术和设备与交流充电相比更为复杂,直流充电桩的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也较高,更适用于对充电速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公交、出租车、物流车、重卡等运营车辆的集中场所,以及充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服务场所。

未来,随着如小直流充电桩等直流充电设备的发展,直流充电的应用场景有望更好地拓宽至居民社区、购物中心等场所。

一个完整的直流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系统、监控系统、计量计费系统等,其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直流充电设备作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市场规模预计将实现快速增长。

②换电模式

换电模式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重要补能方式,即通过换电站将新能源汽车处于亏电状态的动力电池快速更换为电量饱和的电池,并将亏电电池重新存储到换电站中进行集中充电与管理。

实现新能源汽车换电主要涉及换电站、车载换电系统和信息交互平台。三大系统中,换电站是动力电池的转运中心,承担动力电池集中存储、充电和状态监控等一系列功能,通常配有换电、充电、配电、温控、视觉识别、监控和消防等设备。其中,充电设备的作用是将亏电电池进行充电,以备循环使用,主要包括充电柜、充电架、充电箱等直流充电设备。

(2)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配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上游是设备零部件,主要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监控计量设备、充电枪、充电线缆、主控制器、通信模块及其他零部件。其中,充电模块应用于直流充电设备,是直流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华为、中兴、英可瑞、盛弘股份、通合科技、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中游企业为充电桩及其他充电设备生产商,包括直流充电设备生产商和交流充电设备生产商,主要参与者包括 ABB、BTC POWER、Chaevi、万帮数字、盛弘股份、玖行能源、科陆电子、中恒电气、科士达、万马股份等企业。

下游企业为运营服务商及终端客户,包括换电站、充电站、新能源汽车厂商及配套运营服务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万帮数字、特锐德、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蔚来、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集团、金龙客车等企业。

第1章 充电模块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充电模块行业界定

1.1.1 充电模块的界定

1、定义

2、工作原理

3、术语

1.1.2 充电模块的分类

1.1.3 充电模块所处行业

1.1.4 充电模块行业监管

1.1.5 充电模块法规标准

第2章 全球及中国充电模块行业发展现状

2.1 全球及中国充电模块发展历程

2.1.1 全球充电模块发展历程

2.1.2 中国充电模块发展历程

2.2 全球充电模块行业发展现状

2.2.1 全球充电模块行业发展概况

2.2.2 全球充电模块市场规模体量

2.3 中国充电模块市场主体分析

2.3.1 充电模块市场主体类型

2.3.2 充电模块企业进场方式

2.4 中国充电模块企业业务模式

2.4.1 销售业务模式

2.4.2 生产业务模式

2.4.3 采购业务模式

2.4.4 研发业务模式

2.5 中国充电模块市场供给/生产

2.5.1 充电模块企业数量变化

2.5.2 充电模块生产成本变化

2.5.3 充电模块企业生产产品

2.6 中国充电模块市场需求/销售

2.6.1 充电模块需求特征

2.6.2 充电模块出货量情况

2.7 中国充电模块盈利能力及出海布局

2.7.1 充电模块盈利能力提升

2.7.2 海外市场盈利空间更大

2.7.3 充电模块海外市场竞争力

2.7.4 充电模块出海认证情况

2.7.5 充电模块出海市场概况

2.8 中国充电模块招投标情况

2.8.1 充电模块招投标统计

2.8.2 充电模块招投标分析

2.9 中国充电模块市场规模体量

2.10 中国充电模块发展痛点分析

第3章 中国充电模块竞争格局及发展态势

3.1 充电模块关键核心技术

3.2 充电模块核心竞争壁垒

3.3 充电模块市场竞争格局

3.4 充电模块行业竞争程度

3.4.1 充电模块市场集中度

3.4.2 充电模块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5 中国充电模块竞争者入场及布局态势

3.5.1 充电模块竞争者入场进程

3.5.2 充电模块竞争者区域热力图

3.5.3 充电模块竞争者集群/梯队

3.6 充电模块投融资动态及热门赛道

3.7 中国充电模块国产替代空间(国产化)

3.7.1 充电模块国产化现状(国产化率)

3.7.2 充电模块国产替代空间

第4章 充电模块生产原料及设备供应现状

4.1 充电模块生产工艺概述

4.1.1 充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4.1.2 充电模块生产工艺流程

4.1.3 充电模块生产工艺设备

4.1.4 充电模块生产原料种类

4.2 充电模块成本结构分析

4.2.1 充电桩成本结构

4.2.2 充电模块成本结构

4.3 充电模块零部件

4.3.1 充电模块零部件市场概况

4.3.2 功率器件

4.3.3 磁性元件

4.3.4 集成电路

4.3.5 PCB

4.3.6 电容电感

4.3.7 机箱风扇

4.4 充电模块检测检验/性能测试

4.4.1 充电模块检验标准/测试方法

4.4.2 充电模块智能检测技术应用(AOI/AI/无损检测等)

4.4.3 充电模块检测设备市场概况

4.5 充电模块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第5章 中国充电模块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5.1 充电模块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5.2 充电模块细分市场:高防护性能及高可靠性

5.2.1 充电模块的高可靠性

5.2.2 充电模块的防护技术概述

5.2.3 充电模块液冷VS风冷VS灌胶

5.2.4 液冷技术布局企业及产品

5.2.5 充电模块散热技术发展趋势

5.3 充电模块细分市场:高功率趋势

5.3.1 充电模块单机功率概述

5.3.2 充电模块功率市场概况

1、发展历程

2、20KW

3、30KW

4、40KW

5、50KW

5.3.3 大功率充电站建设

5.3.4 大功率充电模块需求

5.4 充电模块细分市场:高压及高转换率趋势

5.4.1 充电模块输出电压

5.4.2 充电模块转换效率

5.4.3 前级PFC拓扑方式

1、三相三线制三电平VIENNA

2、两路交错并联三相三线制三电平VIENNA

3、单相交错式三相三线制三电平VIENNA

5.4.4 后级DC-DC拓扑方式:全桥LLC VS全桥移相

5.4.5 主流厂商的技术方案

1、两组交错式串联二电平全桥LLC

2、两组交错式并联二电平全桥LLC

3、三电平全桥移相ZVS

4、三相交错式LLC

5、三电平全桥LLC

6、两组交错式串联二电平全桥移相ZVZCS

7、两组交错式并联二电平全桥移相ZVZCS

5.5 充电模块细分市场:智能运维

5.5.1 充电模块智能运维概述

5.5.2 充电模块智能运维五市场概况

5.6 充电模块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6章 中国充电模块细分应用市场分析

6.1 充电模块应用场景&领域分布

6.1.1 充电模块应用场景范围

6.1.2 充电模块应用领域分布

6.2 充电模块细分应用:直流充电桩

6.2.1 直流充电桩领域充电模块应用概述

6.2.2 直流充电桩领域充电模块市场现状

6.2.3 直流充电桩领域充电模块需求潜力

6.3 充电模块细分应用:液冷超充桩

6.3.1 液冷超充桩领域充电模块应用概述

6.3.2 液冷超充桩领域充电模块市场现状

6.3.3 液冷超充桩领域充电模块需求潜力

6.4 充电模块细分应用:储能站

6.4.1 储能站领域充电模块应用概述

6.4.2 储能站领域充电模块市场现状

6.4.3 储能站领域充电模块需求潜力

6.5 充电模块细分应用:新能源微网

6.5.1 新能源微网领域充电模块应用概述

6.5.2 新能源微网领域充电模块市场现状

6.5.3 新能源微网领域充电模块需求潜力

6.6 充电模块细分应用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7章 中国充电模块企业案例解析

7.1 中国充电模块企业梳理与对比

7.2 中国充电模块企业案例分析

7.2.1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2 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3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4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5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6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7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8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9 中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7.2.10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资质能力

4、充电模块专利技术

5、充电模块认证产品

6、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第8章 中国充电模块行业政策环境洞察&发展潜力

8.1 充电模块行业政策环境洞悉

8.1.1 国家层面充电模块政策汇总

8.1.2 国家层面充电模块发展规划

8.1.3 国家重点政策/规划对充电模块的影响

8.2 充电模块行业PEST分析图

8.3 充电模块行业SWOT分析

8.4 充电模块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8.5 充电模块行业未来关键增长点

8.6 充电模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8.7 充电模块行业发展趋势洞悉

8.7.1 整体发展趋势

8.7.2 监管规范趋势

8.7.3 技术创新趋势

8.7.4 细分市场趋势

8.7.5 市场竞争趋势

8.7.6 市场供需趋势

第9章 中国充电模块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

9.1 充电模块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9.1.1 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2、客户认证壁垒

3、资源壁垒

9.1.2 退出壁垒

9.2 充电模块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9.2.1 风险预警

1、周期性风险

2、成长性风险

3、产业关联度风险

4、市场集中度风险

5、行业壁垒风险

6、宏观政策风险

9.2.2 风险应对

9.3 2025-2030年充电模块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9.3.1 充电模块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9.3.2 充电模块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9.3.3 充电模块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9.3.4 充电模块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9.4 充电模块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9.5 充电模块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9.6 充电模块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充电模块的定义

图表2:充电模块的工作原理

图表3:充电模块专业术语

图表4:充电模块的分类

图表5:本报告研究领域所处行业(一)

图表6:本报告研究领域所处行业(二)

图表7:充电模块行业监管

图表8:充电模块法规标准

图表9:充电模块产业链结构梳理

图表10:充电模块产业链生态全景图谱

图表11:充电模块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图表12: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13: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图表14: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图表15:全球及中国充电模块发展历程

图表16:全球充电模块行业发展概况

图表17:全球充电模块市场规模体量

图表18:中国充电模块市场主体类型

图表19:中国充电模块企业进场方式

图表20:中国充电模块企业业务模式

图表21:中国充电模块销售业务模式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