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行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固废处理行业紧跟污水处理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固废污染防治行业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1996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中国第 一部针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标志着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已被纳 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2000 年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全国危险废物和 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等政策法规,并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了固废污染防治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随着政策的实施和标准的推行,固废污染防治行业正逐步成为环保行业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对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的投资力度也逐渐加大,“十五”、“十一五”期间固废投资占环保投资比重分别达到 11.4% 和 13.7%。“十一五”期间环保部对固废污染防治领域投资达 2100 亿元,其中主要 投资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及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三大领域,固废处置投资的复合增速达到 18.5%,增速加快并开始超过大气污染治理领域 16.5%的投资增速,其中生活垃圾处置更是以 25%的增速成为环保投资中增 长最快的领域。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预计达到 3.4 万亿元,其中固废治理行业达到 8000 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约翻两番;“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 将达到 17 万亿元,是“十二五”的 3 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 柱。 2019 年工业治理固体废物项目完成投资 17.07 亿元。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于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1)固废处理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 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了改善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 的局面,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 加快了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自 2007 年以来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 呈增长趋势,2015 年 1 至 11 月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达到 3,692 亿元,同比增加 35%。
但当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 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将积极实施各项环境保护 工程,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 17 万亿元,是“十二 五”的 3 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 围绕环保产业,我国大力发展固废行业。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还 不能满足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和 污染防治能力相对不足。除生活垃圾外,工业生产中还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
2)行业准入门槛较高,产业实践性较强
目前来看,我国固废处理行业的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较低,具备核心竞争 力的企业较少。具备领先工艺、设备、技术和丰富运营经验的企业将占据优势地位。 一方面,固废处理技术结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技术,具有技术复合型的特 点,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尤其是在工业废物处理领域,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渐完 善,对工业废物处置、利用的标准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小、处理技术低的企业将被 淘汰。另一方面,固废处理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产业,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经 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对行业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的理解是进入固废处理行业的基本 前提,项目经验不足成为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主要壁垒之一。
3)我国固废行业发展问题
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固体废物产量和堆积量大,且国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 低,对固体废弃物分类以及回收缺乏认识;其次,我国垃圾处理服务供给不足,且 垃圾管理体制不够灵活,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最后,我国位处发展中国家行列,经 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虽然近年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 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无法保证二者的平衡,加上许多企业只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导致固体废物的产量难以控制,回收利用难度加大。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化技 术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固废处理方法、综合利用的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 落后,且固废处理部门覆盖率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工程的发展。如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填埋和堆肥,焚烧过程会 产生许多有毒物质,如二恶英、呋喃类化合物、氯化氢等,同时还产生大量二氧化 碳,造成二次污染;填满则会占据大量土地,并且一些有毒的渗沥液会造成土壤及 地下水的污染。
一些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不完善,其环保要求、技术操作规范等也达 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国一些小城镇无垃圾处理系统,垃圾的分类回收几乎全靠 拾荒者。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环保法规,各级环保机构在固废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经 验,建立了相关的管理体制,但在处理和资源化方面,仍缺乏具体细则,且没有强 有力的、长期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固体废物的法律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 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处于空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