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各地规划局与规划院通常同属于行政序列,城市规划工作具有较强的行政属性。1985 年,国家计委颁布了《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试行)》,规划编制工作进入收费咨询阶段,规划局与规划院由过去平级别的工作关系,转变为甲乙方的合同委托关系,部分规划院转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经营自主性、人员积极性得到加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一些规划院进一步改制为企业。
与此同时,民营规划院增长迅速,国外设计咨询机构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至此,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由过去以事业单位规划院为主体转变为多种经营体制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市场化格局基本形成。
规划设计确定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整体方案,工程设计则就具体的建设目标加以明确,具有天然的相关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项目从图纸到建成的过程中,又要求规划设计业务能够结合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在项目从图纸到落实的过程中,又要求承担规划设计业务的公司深入管控每一步骤,将设计理念予以落实,从而逐步出现了工程总承包及管理业务。
① 城市化进程、城市更新平稳推进,市场容量持续提升
规划设计业务与城镇化率有着直接的联系,城镇化率的提高也使得相关主体有更多的需求去编制新的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2019 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 60%,2022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城镇化率的迅速攀升意味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增加,在城市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建建筑、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的综合布局均具有规划需求,因而不断地扩大规划设计业务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开发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为规划设计业务市场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
② 城乡规划企业数量众多,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乡规划产业群
城乡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城乡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治理效果和水平。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引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城镇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为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行业提供充足的市场空间,逐渐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乡规划产业群。
③ 规划设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现代环保等观念的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等要求逐渐提升,城市发展与保护将从实现某一具体功能的单一性发展为主逐步转变为综合实现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发展为主,要求企业具备全流程、多范围的设计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