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氧水工作液组分发展路线
蒽醌法是双氧水主要的生产方法,双氧水工作液是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核心,主要由氢载体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其中主要化学反应在氢载体参与下发生,而溶剂的主要功能是溶解与运输氢载体。
目前氢载体为蒽醌,业界已开发多种氢蒽醌溶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醇、有机/无机酸酯以及一些含氮极性溶剂等,当前主流的氢蒽醌溶剂有磷酸三辛酯、四丁基脲、醋酸甲基环己基酯(MCA)、二异丁基甲醇(DIBC)等。其中四丁基脲密度较低、原料易得,对氢蒽醌溶解度较高,可以提高氢效和双氧水生产能力。
由重芳烃(主流的蒽醌溶剂)–磷酸三辛酯–四丁基脲(AR+TOP+TBU)按照特定比例组成的三元溶剂工作液体系,氢蒽醌质量浓度为 160~180g/L,氢效可达 8.5~10.5g/L,可使同等规模装置产能提高 10%~30%,因此使用混合溶剂组成的工作液体系成为蒽醌法制备双氧水行业主流。
2、面临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
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双氧水工作液组分和双氧水行业整体竞争力,降低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措施,从安全、环保、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规范和引导化工行业的发展,为双氧水及工作液组分的生产企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2)下游应用市场持续增长与多元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石油化工行业对安全环保要求的提升、下游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出现,不断拓展的双氧水市场将成为双氧水工作液组分和双氧水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为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双氧水工作液组分的集中统一采购趋势愈发明显
双氧水生产过程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如果工作液组分选用不当或自身质量不稳定,均可能导致双氧水产量、质量不达标,因此客户对于质量有较高要求。
近年来,由于集中采购具有价格较低,供应商管理简单,采购链条缩短,风险可控,产品溯源精确等优势,部分客户开始向产品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集中采购全套双氧水工作液组分或直接购买配置好的工作液。集中统一采购趋势对于产品种类丰富、品质稳定的双氧水工作液组分生产厂家带来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机遇。
3、面临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行业的上游为石油化工等基础化工和天然气及电力等能源行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波动对行业生产成本有较大影响。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受国际油价等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产品价格调整滞后于原材料价格变动或调整幅度无法覆盖原材料价格变动幅度的情况,造成毛利率下降,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我国双氧水产业不断发展,新应用不断拓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深化,行业参与者增加,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精细化工行业属于附加值较高的行业,部分产品毛利率较高,存在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行业下游向上游延伸、行业上游往下游延伸、竞争对手扩大产能、出现新的替代产品等可能性,进而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