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军工电子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3-11-06

(1)军工电子行业基本概况

军工电子是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深度应用于军事武器装备的综合性军工技术体系,承担为武器装备配套的作用,产业链集中于军工产业链中上游环节,是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也是生产制造高端武器装备的核心。

装备信息化最核心的技术集中于军工电子行业,其中包括从芯片、电子元器件等基础器件到计算机、通信系统、软件系统、传感器系统、定位系统和模拟系统等军事系统的各类产品技术。相对于总系统或总体装备,军工电子作为一个产业集群独立存在,服务于雷达通信、航空航天、地面兵装和卫星船舶等其他军工产业,为航空航天、地面兵装和卫星船舶向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军工电子行业作为国家武器装备信息化中的核心和基础组成部分,决定着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性能,将充分受益于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军工产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行业趋势,实现快速发展。

军工电子产业链包括原材料、芯片/电子元器件、组件/模块/微系统、子/分系统以及总系统/整机。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基础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特种集成电路、微波器件等,中游环节主要包括微波模块、组件、微系统以及雷达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子/分系统,下游环节主要为总系统及整机制造。

(2)军工电子行业发展态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周边安全局势的变化以及国防战略的调整,我国军费支出显著增长。军费的持续稳步增长为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财政部统计,2022 年我国国防军费支出预算为 1.45 万亿元,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09%。2021 年,我国国防军费预算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但仍不足美国军费支出的 1/3,所占 GDP比重较美国、俄罗斯亦处于较低水平,预计未来我国军费开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2 年我国国防军费支出预算为 1.45 万亿元,同比增长7.02%,系 2019 年之后首次增幅破 7%。近年来,我国军费增长与 GDP 增长基本保持同步,2022 年我国军费占 GDP 比例为 1.2%,与世界主流水平的 2.4%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受益于军费预算合理增长、装备支出持续走高和国防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将进入持续增长周期。同时,“十四五”期间,军工电子领域在享受军工全行业基础增速的前提下,额外享受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三重“加速度”;国防军工产品自主安全、国产替代的现实需求,将助推武器装备中军工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率提升,从而助推军工电子领域的更高增速。

此外,以军民两用技术和装备融合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将为军工电子行业核心技术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推进军工电子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军工电子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军工电子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5,000亿元,2021-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9.33%。未来,我国会不断推进国防信息化建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新型信息化国防装备的研发与列装势必带动对电子元器件、组件、模块等需求,军工电子行业需求将稳定增长。

(3)军工电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军工信息化持续深入,军工电子需求由下游整机厂向上传导

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军工行业基础投资的增加,以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国防军工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军工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军工通信、雷达、导航、电子对抗等信息化装备需求一般根据计划的订购需求采购,下达阶段性订单并与整机厂签订合同,进而向上传导至分系统厂商以及电子元器件、模组等军工电子厂商。因此,受益于国家军工产业政策以及军工设备采购的计划性特点,作为军工产业链基础的军工电子产业将持续增长。

2)国防信息化自主安全、国产化替代成为发展重点

现阶段,我国军工电子核心元器件仍以进口为主,国产化程度较高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阻、电容、连接器、频率控制器件和简单数字电路,而 CPU、FPGA芯片、DSP、大容量存储器等高端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与境外厂商在技术水平、产业化方面差距较大。具体在军工微波器组件领域,我国军工微波芯片及模组产品与境外厂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频微波器组件、技术可靠性以及射频前端系统化设计领域。

“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军工产品国产化替代提出了较高要求,国防信息化建设自主安全和国产替代成为发展重点。军工装备的迭代升级和国产化趋势,为军工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增长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军工电子产业研发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3)民用市场促进军工电子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2017 年,国家发布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相关意见,为推进军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国防军工行业拥有天然的高科技属性,具有典型的技术驱动特征,技术水平发展处于国内行业前列,军工科技领域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因此,军工电子行业内企业在军品领域以外,可进一步拓展到民品市场,有利于行业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在无人驾驶、5G 通信、商用卫星等领域,军工电子技术有着较强的通用性,市场空间广阔。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