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药专利到期为仿制药提供增长空间。药品进入上市销售的商业化阶段,在专利独占期内,新药销售额非常可观,但是专利过期后,药物的销售额往往会大幅下降,遭遇“专利悬崖”。原研药的专利到期为仿制药提供了更多商业化方向,促进仿制药快速占据原属于原研药的市场空间。
根据 Evaluate Pharma的数据,在 2020-2024 年合计将有近 1,600 亿美元专利药到期,按照仿制药价格约为专利药的 10%-20%计算,近 5 年仿制药的替代空间约为 160-320 亿美元。大批专利药到期为仿制药市场持续增长提供动力19。我国现代制药业起步较晚,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仿制药可替代原研药发挥相同的临床作用,能够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我国是仿制药使用大国,已批准上市的化学药中,仿制药占比超过 95%。
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家将提高仿制药质量列为重要改革目标之一,对已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一致性评价。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仿制药发展报告》(2022 版),2021 年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为 9,069 亿元,同比增长 7.39%20。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居民医疗支出增加,医保药品覆盖面扩大,预计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维持稳健增长。国家卫健委已发布了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共计 89 个品种,发行人已申报药品吡仑帕奈片、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在研药品吡仑帕奈口服混悬液、甲氨蝶呤片、他氟前列素滴眼液、芦曲泊帕片,均属于国家鼓励仿制药品。普通仿制药逐步转向高端仿制药发展。普通仿制药通常采用行业通用技术,技术壁垒较低,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市场盈利空间有限。
随着我国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制度的落实,普通仿制药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寻求转型升级成为仿制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仿制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高端仿制药,如缓控释、纳米制剂、经皮、吸入、眼科、肽类、胶体类等复杂制剂。仿制药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建立起一定的产品壁垒或细分领域优势,并通过研制首仿产品等方式,获得市场独占期,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掌握产品定价权,获取更高的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