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同时泉州港被列为国家加强建设15个沿海城市港口之一。
清源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德化九仙山、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泉州古城慢行道路、标识系统和其他配套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以闽南文化、“海丝”文化、餐饮住宿、购物休闲、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泉州古城旅游区。
依托漫长的海岸线和特色人文资源,泉州积极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世茂蓝色海湾、惠安崇武半岛、晋江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衙口滨海旅游区、石狮永宁古卫城、世茂摩天城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亚洲艺术节、闽南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蓝色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带的雏形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是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等22个遗产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古老、生动,甚至世所罕见,见证了“刺桐”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地位、奉献和风韵。
依托产业优势,放大格局,不断探索“旅游+”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城镇化、农业、工业、康养、体育、贸易、科技等领域全面融合,延伸旅游产业链。
随着综合性的重大旅游项目不断涌现,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旅游业发展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大幅提升。2022年,泉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5620.7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国内游客5615.16万人次,下降15.8%;境外游客5.55万人次,下降46.9%。
全年旅游总收入593.53亿元,下降14.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91.18亿元,下降14.9%;旅游创汇0.34亿美元,下降8.9%。年末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4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97处。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696项,其中,世界级6项,国家级36项,省级128项,市级26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