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行业内耕耘多年的大型深加工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深加工产品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此类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玉米淀粉行业的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亦在加速进行中,随着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玉米淀粉行业梯队呈现以下情况:
第一梯队有诸城兴贸、梅花集团等;
第二梯队有宁夏伊品、玉锋实业、巨能金玉米等;
第三梯队有山东鲁洲、金象生化等。
玉米淀粉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玉米淀粉企业正迅速实现集团化及规模化发展,竞争格局在不断调整及优化。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12家企业的玉米淀粉年产量超过100万吨,较去年增加了1家;同时,玉米淀粉年产量在40万至100万吨之间的企业数量为12家,较去年减少了2家;此外,玉米淀粉年产量在30万至40万吨之间的企业数量为4家,较去年减少了1家。这表明市场对于大型企业的需求仍然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小到中型企业的数量有所下降,说明市场竞争对于此类企业而言变得更加激烈。
2.龙头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深加工产品体系,覆盖了变性淀粉、淀粉糖等多种产品。2022年诸城兴贸玉米淀粉年产量占市场的13%,变性淀粉年产量占市场的8.9%,淀粉糖年产量占市场的8.3%。同年,玉锋实业玉米淀粉年产量占市场的6.2%,淀粉糖年产量占市场的8.1%。随着龙头企业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其影响力亦在不断扩大,这导致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未来,预计玉米淀粉行业将呈现大型企业进一步集中的变化趋势。
竞争格局将受以下因素影响:
1.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龙头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并加速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在玉米初加工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玉米等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将达到50%以上。在玉米深加工方面,玉米深加工机械可将玉米加工成玉米淀粉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大部分玉米深加工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占比已超50%。
2.政府大力支持玉米淀粉龙头企业,助力其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持续发展。以临沂市沂水县为例,到2025年,全县计划在现有3条食品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壮大山东鲁洲等骨干企业实力,力争玉米淀粉深加工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未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玉米淀粉龙头企业将加速扩大产能,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