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行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对于问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13,731 亿斤,同比增长 0.5%,连续 8 年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其中谷物产量 12,665 亿斤,同比增长 0.08%,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 2,948 亿斤和563 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 29 亿斤和 2 亿斤;秋粮产量 10,220 亿斤,比上年增加 43 亿斤,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状态。
受国内养殖业持续复苏和局部地区粮食需求放大的影响,国内粮食需求明显增加,粮食市场供需呈现紧平衡格局,国家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政策性粮油竞价销售投放,多措并举保障了国内粮食供给的安全稳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凸显,国家不断增加粮食战略储备,新建粮食储备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相应配套的粮食输送系统需求随之增加。《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 年)》中提出:实施“粮安工程”,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守住底线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形势增强我国粮食流通抗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
2021 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领域的立法修规工作,围绕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质量以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在 1 月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印发了《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确保政府储备在仓储环节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六大提升行动”方案,加快构建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根据相关行动方案,到 2025 年,优质粮食供给更加丰富,粮食品质明显提升,粮食品牌体系更加完善,粮油品牌和营销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十四五”时期,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全面启动实施,新增高标准粮仓仓容 2,000 万吨。此外,例如智慧仓储、乡村振兴、种业振兴等政策的不断落地与实施,我国粮食加工及仓储行业将加快其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在粮食运输方面,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矛盾决定了中国“北粮南运”、“东粮西运”的态势明显。对于粮食贸易企业而言,粮食运输是粮食贸易中的重要环节。
在粮食运输方式上,粮食内贸主要以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为主,粮食外贸主要以航运为主。粮食运输在粮食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粮食产销区域分布不平衡、粮油品种结构的矛盾产生了粮油产品流通的需求,为粮食贸易、物流带来了较大的市场空间,能够掌握粮食资源、保障粮食运输效率的粮食贸易企业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