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呈现出外资品牌主导、国内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局面。汽车热管理系统集合了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电气及软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生产过程包括锻造、冲压、精密加工、钎焊、装配、氦检等多种工艺,这使得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外资企业因较早涉足该行业,如日本电装、法国法雷奥、韩国翰昂、马勒贝洱,其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市场需求的逐渐增长是推动竞争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热系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消费者对燃烧效率、低排放、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为竞争者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遇和挑战。技术创新也是该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成长阶段,各巨头正加大该领域的布局。国际巨头具备丰厚的技术储备,本土企业兼具贴近市场和低成本两大优势,两类企业各有机会。
未来几年,本土企业有望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废热回收技术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在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上获取较大份额,且优质企业有望成长为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供应商。
传统燃油车的热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热系统包括电池系统、电机电控、空调系统等,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绝大部分零部件,使用的零部件更多,系统更复杂,成本也更高。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塑料零部件收入逐年提高。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相较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有效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时电池过快衰减,降低电池组整体寿命。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业链加速完善,产品矩阵逐步丰富,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飞,全年实现产量 354.5 万辆、销量 352.1 万辆,同比均增长 1.6倍,市场渗透率为 13.4%;2022 年在“缺芯贵电”困扰下,汽车供应链屡受冲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出超强的韧性,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量 705.8 万辆、销量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渗透率达 25.6%,较 2021年提升了 12.2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颠覆了整个汽车产业格局,也为上游零部件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需零部件较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除对零部件性能要求更高外,还新增了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等。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比传统燃油车更高,高出 2-3 倍。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博世、日本电装、日本三电、银轮股份、奥特佳、三花智能等;中游为热管理系统集成供应商,包括博世、法雷奥、华域汽车、松芝股份等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也随着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巨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汽车热管理领域中;下游则为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
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必备部件。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不断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张,带动热管理系统需求也随之增长;根据思瀚发布相关数据,在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等新增零部件贡献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单车价值量达 6000-7500 元。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504 亿元,同比增长 94%。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进一步扩容,将拉动热管理系统需求继续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1000 亿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