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展租赁业以来,中国现代租赁业经历了四个时期:高速成长期(1981 年-1987 年)、行业整顿期(1988 年-1998 年)、法制建设期(1999 年-2003 年)和恢复活力及健康发展期(2004 年以后)。
自 2002 年开始,随着融资租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融资租赁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使得中国融资租赁业逐渐成熟,开始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7 年,银监会为应对 WTO 协定中允许外资银行在华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规定,开始实施《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加入开启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新篇章,自此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 年 5 月 8 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
商务部已于 2018 年 4月 20 日将制定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和典当行三类公司的业务经营与监管职责划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均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在监管体制移交、租赁企业向银行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全行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目前天津东疆、广州南沙、西安国际港务区、沈阳等几个自贸区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新疆等地也取得新的进展。虽然,许多租赁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大,但从整个行业看,仍然处在相对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没有发生行业性和区域性风险的迹象。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 子公司、港澳台当地租赁企业和收购海外的公司,包括一些地区监管部门列入失联或经营异常名单的企业、不含已正式退出市场的企业)总数约为 8,846 家,较上年底的 9,839 家减少约 993 家降幅为 10.9%。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 5.64 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 3.59%。其中金融租赁约为 25,170亿元,比上年底增加 40 亿元,增长 0.16%,业务总量占全国 44.6%;内资租赁约20,7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 亿元,增长 0.15%,业务总量占全国的 36.8%;外商租赁约 11,490 亿元,比上年底减少 2,170 亿元,下降 17.15%,业务总量占全国的 18.6%。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