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数字产业化持续引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将拉近数字服务与各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可以预期,未来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大幅增加,云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服务将加速发展。
以 5G 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将在全国乃至全球加速布局和不断加大投资。数字产业化趋势将进一步深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变革,加速高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化趋势,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链的形成。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向垂直行业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转变,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背景,大量垂直行业将会重新寻找自身的创新驱动力,数字化转型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家各部委也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如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等。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厂商凭借对新兴技术的把握、理解及服务经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具体场景应用进行研发和实施,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型制造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3)信息技术服务赋能客户,逐步形成合作伙伴生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通过新技术应用,升级原有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与客户的合作将不局限于成本控制,而是共同创造新价值,形成伙伴式的合作模式。特别是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将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中逐步提高服务附加值,在用户追求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服务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模式,主动挖掘跟踪客户需求并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实现从单一交付实施到整体方案服务的技术赋能提升。
(4)产业变革持续深化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步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加快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演进。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先进计算、高端存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神经科学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进一步重塑软件的技术架构、计算模式、开发模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日益成熟,加速步入质变期。
开源、众包等群智化研发模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向,产业竞争由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单一模式加快向多技术、集成化、融合化、平台系统、生态系统的竞争转变,生态体系竞争成为产业发展制高点。软件企业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平台,强化技术、产品、内容和服务等核心要素的整合创新,加速业务重构、流程优化和服务提升,实现转型发展。
2、上下游行业发展情况
软件行业上游为硬件设备、平台软件、中间件、开发工具以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其中硬件提供商主要包括 IBM、H3C、DELL、EMC、华为、联想、浪潮等国内外厂商;平台软件、中间件、开发工具提供商主要包括 IBM、Microsoft、Oracle、东方通、金蝶、人大金仓等企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主要包括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
上游产业发展成熟,产品质量和价格稳定,不存在供货渠道单一、产品寡头垄断的情况。为保证系统交付最终用户的可靠、稳定运行,软件与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平台、云服务平台等支撑环境应保持较高的集成性、融合性。
软件行业与上游行业体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搭建建立在上游硬件平台、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等支撑环境;软件产品交付下游最终行业用户进入应用环节,也需要这些上游软硬件提供商提供支撑与后续服务;软件的技术升级和变化,也依赖上游软硬件产品的技术支持。
软件行业下游是国民经济多个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等。下游金融、政府、卫生、文化、科技、制造、能源、交通、教育等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这些行业信息化需求增长将可以为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行业与下游行业体现出紧密的关联性,这直接体现在下游信息化建设对本行业产品的需求上,下游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速度和推进力度以及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决定了行业应用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产品形态、市场竞争态势等。
3、行业竞争格局
软件行业产业链自身可按其产品层级分为系统软件领域、支撑软件领域以及应用软件领域。软件行业为典型的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已形成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我国软件行业竞争结构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1)我国软件业在应用软件领域竞争能力较强
目前系统软件、支撑软件领域已被以微软、甲骨文等公司为首的少数国际软件业巨头所垄断,同时也控制了软件业界标准。我国软件业因起步相对较晚,除部分基于开源技术的国产系统及支撑软件在小范围内得到应用外,我国软件业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领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应用软件领域产品一般直接面对实际客户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对于差异化的产品,国内软件企业从用户渠道获取、需求理解、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均有一定的优势。国内软件企业是以应用类软件开发应用为主,在解决用户需求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国内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熟悉本土客户的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并拥有良好的渠道资源,能够更为有效地满足本土客户多样、灵活的信息化应用需求。
国内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基础上进行软件研发与技术服务,形成的软件产品与国外行业应用软件相比具有定制化能力强、灵活性强等天然优势。此外,受益于国内行业应用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行业应用软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经验积累不断促进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准的快速提升。
(2)软件企业规模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经过行业多年的发展,一批具有技术实力和产品特色的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增长,逐渐取得并扩大了行业领先地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超 4 万家,从业人数达 704.7 万人。
百强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超过 25%,较 2015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全行业比重达 27.9%,收入超千亿的企业达 10 家,比 2015 年增加 7 家,2 家企业跻身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强,中小型企业国内上市步伐加快。5G、云计算、文创软件、平台软件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
(3)软件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软件行业发展时间尚短,目前行业内多数企业在基础软件开发方面能力有限,仍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和积累,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侧重于应用型软件的开发与服务,包含不同特性子产业,区域属性和行业属性强,定制化程度高,使得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且分散,近年来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在低集中度的行业格局下,随着软件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从 2013 年起我国软件行业的兼并收购开始不断增加,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渐提升。从长期看,行业内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基础软件研发能力强且能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的行业龙头以及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而逐步增强自身竞争力。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