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个人卫生支付仍占据较大比重,商业保险与创新药行业亟需加速融合。近年,国内创新药研发进入成果收获期,创新药获批数量逐渐增多。2022 年全国直接医疗支出为51,112 亿元,其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 45 %为 22,914.5 亿元,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占比48%为24,597.24 亿元,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比 7%为 3,600 亿元。医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商保作为多层次医保体系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愈发重要。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次在纲领性文件中强调其重要性。此外,各地方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商业保险支付的重要性,创新药需要多元支付机制。
随着惠民保的蓬勃发展,创新药保障也得以广泛推进。截至2023 年,超过90%的惠民保产品包含特药责任。从药品纳入的绝对数量来看,2020 年至2023 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3 年药品纳入绝对数量达到 550 个。
在商业医疗保险中,创新药纳入的绝对数量自 2019 年起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共纳入 441 种药品。其中,国内上市的肿瘤创新药占据主导地位,2023 年纳入246种,占比达到 56%。与此同时,海外药品的纳入数量亦逐年攀升。
2023 年创新药市场规模约 1400 亿元。据中再寿险、BCG 和镁信健康测算,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 74 亿元,约占创新药市场规模的5.3%,其中对肿瘤药的支付约占市场规模的约9%。相较于2019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总体支付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5%。针对不同创新药细分领域,商业健康险的支付水平差异明显。针对肿瘤创新药,商保支付占比从 2019 年的 6%上升至约 9%,展现了较强的支持力度。
多元支付发展迎来关键节点。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支付在过去3 年间有突出的发展:
1) 覆盖变广:覆盖药品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惠民保累计覆盖550 种药品、商业医疗险覆盖 441 种药品,分别较 2020 年提升 6.5 倍和 2.4 倍。
2) 受惠变广:2023 年 77 种疾病、43 种疾病的患者分别在惠民保、商业医疗险中获得实际理赔,获赔疾病数量比 2021 年翻倍。商业健康险的覆盖实实在在体现到了患者的受益上。
3) 贡献变大:支付比例明显提升,尤其对于肿瘤创新药,其赔付金额占市场销售额比例从 2019 年约 6%提升到 2023 年的约 9%,而对于医保外产品和院外购买产品,其支付比例更高。
4) 来源变多:随着惠民保和商业医疗险支出的高速增长,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来源更加多元化。2023 年惠民保支出约占 20%,商业医疗险支出约占30%。
5) 支撑变强:18 款药品的院外责任支付额超过 1,000 万元,赔付额前25名的药品中有 12 款药品的商保支付金额占其总销售额的 10%以上。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