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思瀚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饲料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1-13

1、饲料行业发展状况

(1)全国工业饲料产量持续增长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质量安全等为支撑的完整饲料工业体系。从整个发展阶段来看,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饲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但由于发展基数较小,增长量较低。21 世纪开始,由于生产基数的提高,增长量迅速升高,呈现指数型增长。2014 年之后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增长量趋于平稳,我国饲料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

2021 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 2.93 亿吨,较 2020 年同比增长 28.51%,主要原因系生猪存栏量快速增长,猪饲料需求增大,猪饲料产量 1.31 亿吨,增长 46.6%。2022 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较2021 年同比增长 3.0%,饲料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规模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2023 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32162.7 万吨,比上年增长 6.6%

受生猪产能优化调整和畜产品消费暂未恢复到预期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饲料产量高位回调,2024 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14,539 万吨,同比下降 4.1%。从整体来看,我国饲料工业已经处于成熟发展期,同时由于肉蛋奶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我国饲料工业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配合饲料需求逐年上升,浓缩料、预混料需求下降明显

我国饲料产业主要以配合饲料为主,且其产量近六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浓缩饲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预混料则持续保持稳定。

2023 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 29,888.50 万吨,增长 6.7%;浓缩饲料产量 1,418.80 万吨,下降 0.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 709.1 万吨,增长 8.7%。

2024 年上半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 13,530.0 万吨,同比下滑 4.0%;浓缩饲料产量 605 万吨,同比下滑 10.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 330 万吨,同比下滑 0.7%。我国饲料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主要原因系

①农业农村部出于养殖卫生安全的考虑,发布了“自配料”公告(农业农村部公告第 307 号:关于养殖者自行配置饲料的有关公告),对养殖户“自配料”的原料来源、存放和监管进行严格要求,违反要求将予以处罚,自配料用户转向使用配合饲料;

②玉米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饲料企业通过采购优势和配方多元化降低了原料成本,配合饲料性价比更高;

③使用浓缩饲料的养殖户多为小养殖户,养殖深度亏损使得小养殖户发展速度放缓,浓缩饲料产量较上年减少。

(3)受生猪价格影响,猪饲料产量持续上升

2023 年各品种饲料生产情况如下:猪饲料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产量达 14,975.2 万吨,同比增长10.1%;蛋禽饲料产量 3,274.4 万吨,增长 2.0%;肉禽饲料产量 9,510.8 万吨,增长 6.6%;反刍动物饲料产量 1,671.5 万吨,增长 3.4%;水产饲料产量 2,344.4 万吨,下降 7.2%;宠物饲料产量 146.3万吨,增长 18.2%;其他饲料产量 240.2 万吨,增长 7.6%。

(4)优势区域布局保持稳定

2023 年,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 13 个,与上年持平,分别为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南、江苏、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其中,山东省产量达 4,716.3 万吨,比上年增长 5.2%;广东省产量 3,610.7 万吨,增长 3.2%。山东、广东两省饲料产品总产值继续保持在千亿以上,分别为 1,812.00 亿元和 1,603.00 亿元。全国有 25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饲料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贵州、宁夏、海南、广西、陕西、甘肃、江西等 7 个省份增幅超过 10%。

2023 年,分省份来看,贵州、宁夏、甘肃、陕西、海南、广西、江西等 7 个省份全年饲料产量同比增幅较高,均超过 10%,北京、天津、山西、青海等 4 个省(区、市)同比下降。

(5)企业经营规模有所调整

2023 年,全国 10 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 1050 家,比上年增加 103 家;合计饲料产量 19,647.30万吨,比上年增长 13.0%,在全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为 61.1%,比上年提高 3.5 个百分点。全国有11 家生产厂年产量超过 50 万吨,比上年减少 2 家,单厂最大产量 131.0 万吨。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 33 家,比上年减少 3 家;合计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 56.1%,比上年减少1.5 个百分点;其中有 7 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 1,000.00 万吨,比上年增加 1 家。

2、饲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短期内将保持持续增长

趋势饲料行业的发展空间主要由下游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对肉制品、蛋奶制品等畜牧产品的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肉制品、奶制品等畜牧产品人均消费量较低,还存在上升空间。在我国未来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畜牧行业终端消费市场对上游饲料行业的需求将推动饲料行业持续增长。

(2)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现代畜牧业的建立要求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畜禽养殖是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基于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规模化养殖企业更倾向于直接向大型饲料企业采购产品与相关服务。过去依靠传统低价竞争的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因食品安全性及环保性不足、服务水平低、市场应对能力弱等原因而逐渐被边缘化,大型企业将凭借自身在采购议价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综合运营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及规模化生产能力,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非粮型饲料原材料挖掘受到行业持续关注

畜牧养殖领域非粮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农业副产品综合利用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配方模式多元化、降低饲料成本、对冲国内外饲料粮价格大幅波动的有力保障。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步伐加快,非常规饲料资源提质增效正在推进,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木本蛋白饲料、昆虫蛋白、单细胞蛋白、餐桌剩余食物等资源加快应用。非常规饲料资源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在营养价值参数、加工工艺参数等方面的研究积累还比较欠缺,需要进行较为复杂加工处理工艺,如热处理、膨化、化学处理、酶解和生物发酵等,以提升其饲用价值。未来,饲料生产企业需深入开展可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调查,评估建立健全资源存量及可开发量、抗营养因子及有毒有害风险物质等信息数据库。

针对不同地域、品种、种植气候条件和加工方式的原料种类和样品,系统开展其营养价值参数评估,尤其是净能、可消化氨基酸等有效养分含量评价,为饲料配方精准设计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有效养分含量和利用率,加快形成我国资源特色的饲料配方技术体系。尽快建立非常规饲料资源发酵生产工艺流程的规范性要求,研发与发酵饲料相配套的饲料加工设备和饲喂设备。

3、饲料行业技术水平、特点

(1)饲料配方技术持续精进、差异化

目前,国内大型的饲料生产企业经过长期的研发和对照实验,已具备各自独特的配方技术。设计一个好的饲料配方,首先要满足猪的营养需求,然后要有自身的设计理念,需要对各种饲料原料的功效有着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如维生素的水平对猪肉颜色和品质的影响、氨基酸水平对瘦肉率的影响、矿物质水平对骨骼生长的影响等。近年来,凭借对于动物营养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大量的研发和实验,行业内的优质企业已具备其独特的配方技术,并发展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2)饲料加工工艺不断自动化、高效化

饲料加工工艺水平体现在饲料生产线的自动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一方面,生产不同类别饲料生产线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针对不同的饲料原料、调制方法,都有专门的生产线与之适配;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工序越来越少,自动化工序越来越多,有效减少了操作失误。

(3)饲料原料资源多元化

目前,国内大型饲料企业正逐步推进原料创新发展,打破传统普遍采用的“玉米+豆粕+添加剂”畜禽饲料营养模式,弱化单一的配比模式产生的原料依赖性,降低原料厂商的影响,推动饲料营养结构调整和新型产品的开发和突破。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2024-2029年中国饲料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