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全球及国内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1-14

(1)全球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①全球市场规模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升温已经导致气候风险越来越高,自 2015 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光伏发电已成为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据 Our World in Data 统计,在过去 10 年中,光伏发电在发电结构中的份额不断增加,2022 年全球光伏发电量是 2012 年全球光伏发电量的 13 倍以上,2022 年太阳能和风能占发电量的比重达到了 12.02%,其中光伏发电量为1,289.27TWh,较上年增长 23.96%,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截至 2022 年末,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156.00GW,正式突破千GW。其中 2012 年至 2022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由 32GW 上升至 230GW,复合增长率达 21.80%。2020 年至 2022 年,尽管受到全球供应链危机、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的影响,但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此期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 130GW、170GW 和 230GW,复合增长率高达 33.01%。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太阳能光伏将引领全球电力行业的转型。2025 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到总电力需求的 25.00%,预计在 2040 年将取代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 2050 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519.00GW。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全球绿色复苏以及“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 436GW-516GW。

②政策导向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近一个世纪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地球生命系统造成威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就已经开始关注温室效应、碳排放等问题,从 1994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到之后2005 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至 2015 年《巴黎协定》的最终通过,世界各国已达成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 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 1.5℃,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目前已有约 200 个国家加入了《巴黎协定》,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而太阳能由于具有储量丰富、安全可靠、无污染、分布广泛等特性,已成为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光伏行业前景可观。

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或经济体制定了产业支持政策以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履行减排义务,实现低碳发展。部分国家或经济体的光伏产业政策如下:

中国 2060 年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补贴;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支持光伏竞价项目、平价项目,光伏发电电价补贴退坡;

·2022 年推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美国 2050 年

·2021 年发布《联邦可持续发展计划》,创建无碳污染电力发电站点和清洁能源电网,于 2030 年完成无碳污染电力系统构建;

·2022 年发布《保护供应链以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战略》,旨在提升本土光伏产能,规模拟在 2030 年达到 40GW

欧盟 2050 年

·2020 年发布《欧洲气候法》,以立法的形式确保 2050 年实现气候中性的愿景;

·2021 年公布《"Fitfor55"气候方案》,到 2030 年将欧盟的碳排放量从 1990 年的基准水平减少 55%;

·2022 年推出“RepowerEU”能源计划,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总体目标从 40%提高到 45%,2025/2030 年分别完成 320GW/600GW 光伏装机部署

日本 2050 年

·FIT 政策:对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进行补贴;

·2020 年推出《2050 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确定了日本到 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构建“零碳社会”;

·2021 年修订《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日本政府提出的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021 年发布第六版能源基本计划,首次提出“最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所占比例提高到 36%至38%

印度 2070 年

·2021 年宣布 2070 年实现零碳排放目标,2030 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5%,实现 500GW 可再生能源,非化石燃料来源电力占比提升至50%;

·2022 年提出光伏支持计划预案,拨款 26 亿美元支持本土多晶硅到组件的产业链建设,并给予新设企业第一年 15%的优惠税率

③光伏发电成本降低

近年来,随着光伏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光伏发电成本在很多国家已低于传统火电,已成为清洁、无污染、同时具有价格竞争力的选择,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1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2021 年新投产的并网规模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全球加权平均平准化度电力成本(LCOE)同比下降了 13%,2010 年至 2021 年,新投产的并网规模太阳能光伏项目的 LCOE 下降了 88%,从 0.417 美元/kWh 降至 2021 年的 0.048 美元/kWh。

装机成本方面,2021 年全球新投产的加权平均总装机成本为 857 美元/kW,同比下降 6%,相较 2010 年下降 82%。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一方面增强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力,加速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光伏产业链内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提出挑战。

(2)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①我国市场规模

中国的能源结构持续向绿色能源转型,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 年中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25.9%,上升 0.4 个百分点,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 4.9%。光伏累计装机量方面,2022 年底中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上升至392.61GW,较上年增长 28.07%。

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了全球第一。从较长的时间来看,我国光伏装机总容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相较 2017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占全部电源装机总容量的比例由 7.33%上升至15.31%,总容量是 2017 年的 3 倍以上。

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方面,2018 年、2019 年受光伏电价政策调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有所下滑,但 2020 年在全球供应链危机、宏观经济形势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量仍扭转 2019 年下滑局势,实现大幅增长,随后两年光伏新增装机占比保持上升趋势,且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始终保持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布式装机量、户用装机量均创历史新高,光伏新增装机达 87.41GW,同比增长 59.27%。2023 年 1-6 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 78.42GW,已接近 2022 年全年数据。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十四五”末期风光累计装机达到 1,000.00GW 左右,“十五五”末期风光累计装机至少达到 1,600.00GW,未来十年风光发电年新增装机 100.00GW 左右将成为常态,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光伏年新增装机将达到 120GW-140GW。

②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光伏龙头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的优势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制造端进一步向中国集中。

我国光伏制造端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2 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 85.7万吨,同比增长 69.4%,增幅最大;硅片产量为 371.3GW,同比增长 63.9%;电池片产量为 330.6GW,同比增长 67.1%;组件产量为 294.7GW,同比增长62.1%。

(4)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①光伏电池片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光伏电池片是光伏组件中的核心部分,得益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推动,国内光伏一体化厂商以及专业化电池厂商近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龙头企业在产能扩充、技术革新、产品研发、成本控制、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提升等方面优势显著,显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从生产布局情况来看,2022 年前十大电池片厂商全部为中国厂商,以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为代表的头部厂商长期占据前十大地位;从生产数据来看,2018 年至2022 年间,前十大电池片厂商的产能占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能的比例从38.77%增长到 67.11%,产量占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量的比例从 44.88%增长至 75.39%,马太效应显著。

②光伏技术正处于从 P 型向 N 型转化的重要窗口期,其中 N 型 TOPCon电池呈快速增长趋势

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大背景下,电池技术作为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直接因素,是未来产业链降本的核心驱动力。从效率方面考虑,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 N 型电池片转换效率均超过 24.0%,其中 TOPCon 电池片转换效率约为 24.5%,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约为 24.6%,而规模化生产的 P 型PERC 单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仅有 23.2%,N 型电池片相较于 P 型 PERC 电池片转换效率高出 1 个百分点以上。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 年,PERC 电池片市场占比由 2021 年的91.2%下降至 88%,N 型电池片占比由 2021 年的 3%提升至 9.1%,其中 N 型TOPCon 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8.3%。该年度 N 型 TOPCon 电池在量产效率、产业规模、成本下降方面均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凭借光电转化效率高、双面率高、衰减低、投资成本低、与 PERC 设备兼容等优势,产业化进程在 N 型电池片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随着下游终端环节对光伏发电降本的需求和N 型电池相关技术的革新,N 型电池已逐渐发展成为市场主流技术之一,到2030 年 N 型电池的 TOPCon、HJT 和 IBC 电池技术将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而其中 TOPCon 电池占比最高。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