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上下游的稳定发展,室内装饰材料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主要有三类企业参与竞争,一类为全国性质的大型企业,此类企业在全国进行战略布局,在多地具有生产基地及营销网点,其生产流程标准化程度高、生产规模较大,属于行业内的头部企业;
第二类为具有区域优势的品牌企业,此类企业在区域市场具有先发优势,由于进入当地市场较早,在当地市场中具有良好口碑基础及辐射影响力,此外,这类企业多具有规模效应,结合地域需求,可较高程度的满足当地消费市场;
第三类为中小型企业,此类企业具有基础生产能力,但在技术条件及配套服务方面与前两者有较大差距,由于产品种类少、生产营销网点不完善等因素,该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装饰材料行业由于前期的粗放发展,导致行业内企业众多,竞争较为激烈,行业整体呈现如下竞争局面:行业集中度不高,头部效应不明显,但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由于装饰材料市场受运输半径、地域文化、售后质量等因素影响,各区域内的企业可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其数量众多,但竞争更为激烈,这导致全国性的大规模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不高,整体呈现大行业、小企业格局。
近年来人造板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中国人造板产业报告 2022》数据显示,截止 2021 年底,全国累计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 814 条、刨花板生产线 1,095 条,累计注销、吊销或停产胶合板生产企业约 20,520 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2023 年我国人造板企业约 10,100 余家,其中胶合板企业数量约 7,400 家,呈现企业数量持续下降、平均生产能力增长的态势,大型人造板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加,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方向,树立了行业良好社会责任形象,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