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雪运动的消费规模增长较快
冰雪运动消费规模增长较快。根据国家体育局对我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各方面消费情况的综合测算,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在冰雪运动项目、民俗冰雪活动、冰雪观赏体验、陆地冰雪运动等各类冰雪运动消费规模超 1,500 亿元。不同冰雪运动类型消费占比存在差异。其中,民俗冰雪运动占比最高为37%,其次是冰雪运动项目占比为27%。
以全国大众冰雪季为例,据统计自2014年首届大众冰雪季开始约 1,000万人次参与至2024 年第十届大众冰雪季期间超过1.8亿人次参与,我国冰雪运动十年来实现持续高增长。
2、冰雪运动的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冰雪运动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后冬奥时代,“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得到巩固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冰雪运动参与情况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相关数据,在参与冰雪运动项目方面,经综合测算,在2023-2024冰雪季,全国参与滑冰滑雪、冰壶冰球等各类冰雪运动项目的人数达到5,735万人,参与人次总计1.095亿人次。其中,滑雪运动项目参与人数达到3,542万人,滑雪人次达到5,482万人次;滑冰运动项目参与人数2,193万人,参与人次5,471万人。
从参与冰雪运动类型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以来,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参与“民俗冰雪活动”最多,参与率为17.73%,参与人数达 1.98亿人;其次是“冰雪观赏体验类活动”,参与率为9.83%,参与人数达1.10亿人;“冰雪运动项目”参与率为6.05%,参与人数为0.68 亿人;“陆地冰雪运动项目”参与率为3.06%,参与人数为0.34亿人。
3、冰雪运动的分类
奥运会冰雪运动项目分为七大项,每个项目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挑战。冰雪运动项目众多,其中冬奥会项目主要分为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这7个大项包括滑冰、冰球、冰壶、雪上技巧、雪橇、雪车和冬季两项。
1)滑冰: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在冬奥会上,速滑和短道速滑都是重要的比赛项目,而花样滑冰则是一场视觉盛宴,展现运动员的技巧和艺术美感。
2)冰球:是一项快节奏、高强度的冰上运动,由两队运动员在冰上互相传球、射门等动作,展现出极高的对抗性和竞技性。
3)冰壶:是一项策略性极强的冰上运动,运动员需要投掷石壶,使石壶尽可能接近圆心,以得分。这项运动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智慧和团队协作。
4)雪上技巧:包括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这些运动需要运动员展现出高超的技巧和创造力,如空中翻转、跳跃等动作。
5)雪橇:包括钢架雪车和雪橇两项,这些项目需要运动员以高速在赛道上滑行,展现出速度和力量。
6)雪车:包括俯式冰橇和无舵雪橇两项,运动员需要坐在雪车上,以高速在赛道上滑行,展现出速度和稳定性。
7)冬季两项: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冰雪运动,运动员需要完成长距离越野滑雪和射击两个项目,展现出耐力和准确性。
4、冰雪运动的消费开支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冰雪运动参与情况调查分析报告》,2022 年北京冬奥会结束以来参与过冰雪运动的受访居民中,72.73%表示有消费,其中41.86%表示花费“500 元以下”、15.64%表示花费“500-999 元”、8.81%花费“1000-1999元”、2.43%花费“2000-2999 元”、3.99%花费“3000元及以上”,26.86%表示“不花钱”,另有0.41%表示“记不清”。
从不同冰雪运动类型看,参与冰雪运动项目和陆地冰雪运动花费相对较高。参与民俗冰雪活动最省钱,但参与人群基数最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经常参与“冰雪运动项目”的受访居民中,92.93%表示有花费;经常参与“陆地冰雪运动”的受访居民中,91.33%表示有花费;经常参与“冰雪观赏体验类活动”的受访居民中,85.72%的表示有花费;经常参与“民俗冰雪活动”的受访居民中,57.46%表示有花费,从花费区间情况来看,不同项目类型花费差别较大。
5、冰雪运动消费偏好情况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不断加大对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投入的引导,各地通过补贴、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不断加码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空间已从地区走向全国。从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区域分布来看,华北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最多,这与河北近年来冰雪场馆数量高速增长密不可分;
除传统冰雪大区东北区域外,以山东、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区域、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区域,冰雪场馆数量不菲,处于全国第二梯队。根据《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以滑雪运动为例,2023-2024年雪季,滑雪运动装备的支出主要包含滑雪服、滑雪配件(包括手套、头盔、围脖、滑雪镜等)、滑雪工具(滑雪鞋、滑雪板、滑雪杖)等。
6、冰雪运动场地数量持续增长
后冬奥时代,随着冰雪运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全国各地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滑冰场和化学场馆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拥有876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1,576个滑冰场地,覆盖30个省区市,冰雪运动场地总数量2,452个,较上一年度增加8.45%。
2023 年,冰雪场馆数量继续增长,全国共有各类冰雪运动场地2,847个,其中,滑冰场地1,912个,滑雪场地935个。相比 2022年,2023年冰雪运动场地数量增长了16.11%,其中,滑雪场地增长6.74%,滑冰场地增长21.32%。截至2024年4月 30日,在对2023-2024冰雪季滑雪场地的调查中,全国共有862个滑雪场馆正常营业,其中室内滑雪场馆有59个(占比7% )。
7、冰雪运动场馆的分布区域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不断加大对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投入的引导,各地通过补贴、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不断加码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空间已从地区走向全国。从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区域分布来看,华北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最多,这与河北近年来冰雪场馆数量高速增长密不可分;除传统冰雪大区东北区域外,以山东、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区域、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区域,冰雪场馆数量不菲,处于全国第二梯队。
8、冰雪运动的发展趋势
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后称《意见》)。《意见》总体要求指出,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我国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建成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丝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具体包括:
1)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丰富“全国大众冰雪季”等品牌活动内容,深入发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传统冰雪项目,因地制宜推进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一地一品”建设,引导群众参与适宜的冰雪运动。
2)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项目。开展“运动队开放日”活动,定期将各级冰雪项目运动队的场馆资源、训练资源有序向青少年开放。
3)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强化冰雪运动训练保障,做好冬奥会等重大国际冰雪赛事备战参赛工作。
4)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