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产业链总览
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的产业链上游包括激光系统元件、激光器零部件、激光及光学软件、光电元件、电子光学、光学系统、芯片焊接、光电管以及非相干光和发光源、各种激光器等;中游包括激光医疗产品系列,主要有气体激光治疗仪系列、固体激光治疗仪系列、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系列、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可调谐激光治疗仪、多波长激光治疗仪及相关设备等;下游应用主要有激光诊断、激光治疗,涉及到眼科、血管外科、泌尿科、口腔科以及皮肤科等科室。
(2)产业链上游供应情况
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的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激光器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及光学元器件产业:
①中国激光器市场
随着现代制造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5G 商业化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半导体及光学、显示和消费电子等行业都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激光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进而带动着激光器行业快速发展。根据 LaserFocus World、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21 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 888 亿元,同比增长 18.24%,预计 2023 年规模达 1,210 亿元。
激光器的性能决定着激光设备输出光束的质量和功率,是下游激光设备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根据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也属于固定激光器的一种,因其较为特殊,单独列出)、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因高效率、多用途、低维护成本的特点受到下游客户的青睐。在应用领域,光纤激光器已成为最大的激光器品类,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光纤激光器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而医学领域主要还是以半导体、固体及气体激光为主。
②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
电子元器件是激光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资料,2021 年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不含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真空电子器件行业)销售额总和达 22,460 亿元,2015-2021 年复合增长率达 7.07%,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产销规模高居全球之首。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规划到2023 年中国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 2.1 万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预计到 2025 年国内电子元器件销售规模将达到2.46 万亿元。
③中国光学元器件市场
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学元件仪器分会统计数据,国内光学元器件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532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400.00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38.06%,预计 2022 年将达 2,668.00 亿元。
(3)产业链下游需求情况
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在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激光治疗及光电治疗是具有独特疗效的治疗手段,开辟了除手术、药物两大治疗措施以外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已在皮肤科、泌尿科、眼科、耳鼻喉科及妇科等领域广泛应用。
①皮肤疾病治疗
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 统计数据,全球皮肤病治疗市场按地区分列的增长率情况如上图所示,可知我国的皮肤病治疗市场增长率目前是世界前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数据,我国 2021 年皮肤病治疗市场规模为 4,717 亿元,预计2021-2030 年的年化增长率可达 9.2%。随着皮肤病治疗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丰富。目前我国皮肤病治疗大多采用内服药物、外用药物进行治疗,而激光及其他光电类设备治疗则相对小众。
在皮肤病治疗领域中,激光及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对皮肤病各项治疗领域,包括色素性病变、血管性病变、白癜风病、银屑病等各项病变及相关适应症,均有着药物无法替代的巨大优点。激光及其他光电类设备主要基于选择性光热解原理,能直接针对病灶部位或病变组织,有的放矢,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几乎不造成损伤,从而实现治疗过程中的“精确打击”,大大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避免了药物治疗中不可避免的“殃及池鱼”而对正常组织的各种毒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激光及其他光电类设备治疗以其操作简单、治疗快速、疗效精准而大大优于传统药物治疗的长时间、低起效和周期过长而导致的治疗中断等缺陷。在治疗术式方面,激光及其他光电类设备治疗可凭借各种高科技辅助器械(如腹腔镜、光纤、膀胱镜等)来实现传统药物治疗几乎无法达到的各种腔内治疗、体内治疗,将适应症范围、治疗术式大大扩展到新的层面。
针对皮肤病治疗,药物治疗存在见效缓慢、不良反应多等缺点,激光及其他光电类设备的治疗则见效快、成效高,但却受制于不便携带、费用高等特性,目前市场占有率仍相对较低。未来随着人们消费意愿的提高、技术的进步,激光和其他光电类医疗设备将会在皮肤病治疗领域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我国皮肤病治疗领域中的一个潜在消费增长点。
②泌尿外科
目前,一些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比如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是长期困扰患者生活的常发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副作用。在泌尿系结石治疗方面,传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泌尿系统的某些结石往往无能为力,甚至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激光碎石则由于其方向性良好、操作安全方便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碎石技术工具之一。
在前列腺增生治疗方面,利用激光技术切除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手术耗时较短、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容易推广应用,且患者手术后恢复较快,恢复情况良好等优点,而且延迟性出血现象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居首位。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 1%-5%(其中南方高达 5%-10%),年新发病率约 150-200/10 万人,其中 25%患者需住院治疗。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王宇团队 2023 年在 Kidney Diseases(2022 IF=3.0)上发布的横断面调查,其对 2013-2018 年中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中登记的尿石症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 7980 万住院患者中,被诊断患有尿石症的占 350 万人,而且该患病数据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良性前列腺增生会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为全球泌尿外科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数据,50 岁以上男性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 50%-75%,这一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 10%的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7%的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
根据 Datamonitor Healthcare 测算数据,2022年全球 40 岁及以上男性中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例数为 3.271 亿,预计到 2030年该数字将增加至 3.898 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基于我国庞大的患者基数及人口老年化程度加剧,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疾病患者也将会随之增加,激光技术在泌尿外科治疗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
③眼科领域
我国眼科疾病问题较为严重。近年来,干眼症成为眼科门诊中排名第一的眼病。根据病因,干眼症大致可分为泪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其中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引发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主要原因。对于中、重度 MGD 干眼症患者的诊疗,采用强脉冲技术可温和、有效地帮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引发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症,同时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和舒适。目前,强脉冲光治疗干眼症在国内普及率较低,且主要为进口设备。
近年来,受到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青少年近视率上升、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干眼症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根据《2022 眼科行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我国干眼症患者人数高达 3.6 亿,干眼症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发布的《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我国干眼症患者中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占比达 92.8%,其中单类蒸发过强型患者占比 51.3%和混合型(泪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综合型)干眼占比 41.4%。
上述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中、重度可采用强脉冲光技术治疗措施。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患者基数增长、医疗支出增加、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扶持,我国干眼诊疗人次稳步攀升,其医疗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加上器械药品开启进口替代,未来强脉冲光技术在眼科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