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醇通常指分子中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羟基的醇类,外观普遍为黏性液体或结晶状固体,大多具有沸点高、对极性物质溶解能力强、毒性和挥发性小等特性,其沸点、黏度、相对密度和熔点等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多元醇主要包括三羟甲基丙烷(TMP)、季戊四醇(Penta)、新戊二醇(NPG)、丙三醇(甘油)、1,4-丁二醇(BDO)等。
根据隆众资讯统计,2023 年全球季戊四醇产能约为 55.0 万吨、产量约为 42.0万吨,国内季戊四醇产能约为 25.8 万吨、产量约为 19.1 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2020-2023 年,我国季戊四醇产量分别约为 16.2 万吨、19.5 万吨、18.5 万吨、19.1 万吨,基本保持平稳;行业整体开工率分别约为 75%、92%、72%、74%。
2021 年,随着我国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出现复苏,下游需求增加,国内季戊四醇产量和行业整体开工率增长明显。2022 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变动以及新增产能的影响,国内季戊四醇产量较 2021 年略有下降,而行业整体开工率下降明显。
同时,行业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产品质量好、成本控制能力强的诸如湖北宜化、赤峰瑞阳等龙头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产销较为平衡,但产能较小的企业年内开工率则不理想,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停产现象。2023 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结束,国内经济及生产环境逐步恢复,国内季戊四醇产量和行业整体开工率均较 2022 年略有提高,但行业内企业产销两极分化情况依旧明显。
①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其上游主要包括多元醇、多元酸、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等化工原料的生产,亦是季戊四醇最主要的下游产品。醇酸树脂在涂料行业的应用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用于制造醇酸漆、氨基醇酸漆等各类型涂料,并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汽车、船舶、设备等领域。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标准的提高,传统醇酸树脂涂料需求有所下降,而由高品质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等生产的绿色、环保型涂料(如 UV 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等)需求增长较快。根据智研咨询统计,2016-2023 年,我国醇酸树脂产量由 238.5 万吨增加至 351.3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5.7%;我国醇酸树脂市场规模由 269.1 亿元增加至 373.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8%。
②润滑油
季戊四醇与脂肪酸反应生成的脂肪酸酯,主要用于生产高档合成润滑油,具备耐高温特性,多用于航空润滑油。近年来,随着国内润滑油和冷冻机油需求量的增长,以及国内相关工艺的突破,国内季戊四醇脂肪酸酯领域需求量稳步上升,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同步增长。根据智研咨询统计,2016-2023 年,我国润滑油产量由 617.0 万吨增长至 709.5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0%;我国润滑油市场规模由 879.0 亿元增长至 1,215.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7%。此外,下游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稳定剂等需求也在稳步上升,高品质、高标准的季戊四醇产品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季戊四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由托伦斯于 1882 年首次发现。1938 年美国开始用甲醛、乙醛和碱(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生产季戊四醇,此法迄今仍是生产季戊四醇的主要方式。瑞典企业柏斯托(Perstorp Holding AB)自 20 世纪60 年代起从事季戊四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已成为全球行业龙头,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较好,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我国季戊四醇生产起步较晚,20 世纪 60 年代原上海试剂一厂引进日本技术开始生产普通 86 级季戊四醇。
20 世纪 90 年代,湖北宜化和云天化分别从韩国和意大利引进季戊四醇生产装置和相关技术。同期,国内自主研发装置亦取得较快发展。赤峰瑞阳利用自主研发技术建成设计产能 4.3 万吨/年生产装置,是全球最大的单套装置,并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单、双、三季戊四醇联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根据隆众资讯统计,2023 年,全球季戊四醇产能约为 55.0 万吨、产量约为42.0 万吨;其中柏斯托产能约为 14.0 万吨、产量约为 11.5 万吨,系全球最大生产商。
我国季戊四醇产能约为 25.8 万吨、产量约为 19.1 万吨,系全球最大生产国;其中国内龙头企业湖北宜化和赤峰瑞阳产量分别约为 6.5 万吨和 4.8 万吨,合计约占国内产量的 59.2%,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赤峰瑞阳、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