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工业是一门集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连接钢铁、能源、机械、化工、电子、物流、服务、金融等众多上下游产业,对带动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
①全球汽车产业已进入成熟期,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近 10 年的连续增长,进入 21 世纪后,虽然汽车行业已迈入成熟发展阶段,但依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8 年开始,受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汽车产销量开始下滑,到 2020 年达到最低。为了应对全球汽车市场的下滑,多国政府和相关行业组织、汽车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汽车市场复苏,新能源汽车也逐渐成为带动汽车行业景气度的新增长点。
2021 年,全球汽车行业结束了自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产销量实现回升,全球汽车行业呈现出稳定复苏态势。2022 年-2023 年,尽管受宏观经济下行、全球缺芯持续、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球汽车行业产销量整体保持了韧性,未呈现较大波动。
②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新兴市场逐渐成为增长引擎
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需求以车辆更新为主,产销量增幅渐缓。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逐渐取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成为带动全球汽车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发展中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但由于其较快的经济增速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汽车作为改善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需求量不断增大,因而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中国的贡献巨大,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信息,我国 2023 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3,016.10万辆和 3,009.37 万辆,全球占比分别为 32.24%、32.45%,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 15 年稳居全球第一。
③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量及渗透率快速提升
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全世界主要国家确立了“碳中和”的目标,并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促进碳减排、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产销量及渗透率快速提升。2017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 100 万辆,2018 年突破200 万辆,2021 年突破 600 万辆,根据盖世咨询出具的研报显示 2023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368.9万辆,2018 年至 2023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6.65%。
根据麦肯锡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联合报告,全球新能源汽车正值高速增长阶段,到 2030 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超过 8,000 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 50%左右。
(2)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①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汽车行业产业链长,上下游延伸至实体经济的诸多方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对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
2012 年至 2017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18 年-2020 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及购置税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下降。2021 年-2024 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恢复、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及国家陆续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止跌回升,并连续 4 年保持增长态势。
②汽车已成为主要消费品,并依旧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 年全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50,314 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0.31%,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消费品之一。此外,我国的汽车销售依旧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公安部数据,2024 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 3.53 亿辆,按 14 亿人口计算,平均每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 250 辆。
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但千人汽车保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懂车帝发布研报,2022 年美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 837 辆,日本为 629 辆,欧盟为 560 辆,我国为 215 辆。
近年来,我国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居民购买力提升及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汽车刚性消费需求仍将保持,未来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③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2020 年 9 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我国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来,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及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性政策及规划纲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传统燃油车企业也逐步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布局,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增量。201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28 万辆,渗透率为 0.07%,至 2024 年已达到 1,286.6 万辆,渗透率达到了 40.9%。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 EV Tank 预测,203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2,000 万辆。
(3)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①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转型
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替代成为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方向。根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082 万辆,同比增长 64%,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汽车产业的完全新能源化仍然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时期。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产销量仍以燃油车为主,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存共赢的发展局面将长期持续。
②汽车制造迈向轻量化
在节能减排政策、汽车电动化带来的延长续航里程需求的推动下,汽车轻量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轻量化设计不仅可以降低燃油消耗,提升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而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③智能化和网联化协同发展
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渗透,汽车产业链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件等,相关软硬件在逐步代替传统的整车构造,成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促进产业链价值重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